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巴山蜀水的卫士——记四川省第一地质大队岩土分队总工张继

张继,男,汉族,四川荣县人,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省第一地质大队岩土分队总工程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已25年,他扎根在地质工作一线,向险而行,逆行担当,冲锋陷阵救灾抢险第一线,用行动诠释智慧工匠精神,全力挖掘群众“生命泉”,坚决守住群众“生命线”,匠心铸就地质风骨。

 

驰援灾区 坚守震后地灾堪察与治理一线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熊猫老家”宝兴县穆坪镇北部的冷木沟,频频发生崩塌、滑坡,加之突降暴雨,沟内积存的固体物源量高达680万立方米,严重威胁着宝兴县城及1.2万余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爆发特大规模泥石流,就有堵塞宝兴河的风险;一旦发生溃决,更将严重威胁整个宝兴县城与下游灵关镇的安全。”张继临危受命,牵头负责冷木沟泥石流的勘查设计。为了准确查明泥石流的物源特征和风险程度,白天他率队攀高山、爬险坡查找崩滑物源点,晚上反复研究比较数据,利用遥感影像分析物源特征和启动点。

“那段日子,白天攀爬于高差近千米的山谷间,最大高差近1600米,最大坡度近70°,高差近200米的滑坡后壁上几乎是全身贴地、手脚并用的爬行,稍有不慎,就会滚落山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继至今仍心有余悸。

    他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与高坡险坎和蚊虫毒蛇较量20多天后,成功拿出具备五大创新性的治理方案,为宝兴人民彻底消除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遭遇大地震,群众痛失家园,被迫迁移至海拔4000米高的日喀则市,口岸功能被迫关闭。地震发生后,张继立即带队前往樟木口岸,冒着余震主持开展了为期1个月地灾排查;随后于2016、2017年两次带队参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主持的国道318聂拉木段地灾评估及治理工程规划;2018年主持并参与樟木灾后重建货物通关工程友谊桥1—4号特大型滑坡和卡点崩塌迪斯岗崩塌的勘查设计工作;2022年7月、2023年3月、9月再次赶赴樟木,主持开展口岸恢复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地参与并指导最困难的樟木场镇后山崩塌群和300米死亡线扎美拉山的勘查设计工作。

张继带队冒着崩塌落石和虎豹蛇狼攻击的危险,努力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多次饱尝蚂蟥吸血痛苦,爬行近2000米的高差,通过查构造、辨危岩体、识失稳模式和致灾规模,跨越8年时间,终于在2023年12月圆满完成任务,设计出专家认可、安全可靠的治理方案,为樟木口岸通关及恢复回迁提供坚实保障。


张继在西藏“4.25”地震吉隆县地灾排查野外指导

 

凭借专业特长,每当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时,救援现场总能看到张继的身影。25年来,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参与地震、山洪抢险14次。在“5·12”汶川大地震、“4·20”芦山地震、“4·25”尼泊尔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中出生入死,为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护航;在“8·13”特大山洪、“8·22”超百年一遇强降雨、“8·24”德昌泥石流抢险中,他以快速高效调查、精准地灾识别和科学防灾方案,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就是为地球正骨疗伤,为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而战。

 

寻水斗虫 苦战62天让8.2万人喝上干净水


初见张继,有人曾满脸困惑:他明明是土生土长盐都人,脸上怎么会有“高原红”?而这正是当年为高原群众根除“虫癌”威胁,寻找生命之泉留下的烙印。

平均海拔452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曾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居民一旦染上包虫病不但会逐步丧失劳动力,连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将近一半的病人甚至活不过5年。张继深知,要彻底根除被称为“虫癌”的包虫病,就必须让老百姓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2012年,石渠县包虫病区地下水资源应急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打井工程这一寻找安全水源的“生命保卫战”正式打响。在任务重、时间紧、要求严、条件差的紧要关口,张继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远离繁华都市,克服恶劣天气,为石渠探寻甘泉。整整两个月,他率队直面高海拔、高寒、高病源威胁,每天至少奔袭400多公里。时间最长的一天:从早上7点出发,在冰雪、泥泞的沼泽地上颠簸了近900公里,一路忍受着严寒、饥饿,直到深夜12点才得以休息。为找出那一汪截断病源传播的清泉,博士刚毕业3年的张继带领团队顶烈日、披冷月,经过62天的艰苦奋战,完成了2.5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33个乡镇覆盖8.2万人的50口示范井打井施工和近450口规划井的布设工作,圆满实现“保障供水、安全饮水、方便用水、合理用水,促进农牧区生活文明建设”目标。

石渠干部群众真诚感谢张继及其团队带来了治病良药、清洁水源。温波乡小学师生热情邀请张继为大家科普地质工作者如何带来清泉;阿日杂乡寺庙活佛连声感谢为他们找到了圣泉;俄多玛乡群众在张继的车辆陷入泥泞时,不约而同前来帮忙抬车轮、推车,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感激之情……

“能为高原群众找到截断病源传播的生命之泉,为藏族同胞根除‘虫癌’之患尽一份力,作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有成就感。”时隔多年,张继回味这一幕仍幸福感浓浓。

 

25年实践锤炼 锻造防灾减灾“天空之眼”


四川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范难度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必须走科技支撑之路。张继始终坚持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立足基层、扎根野外,专注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25年辛勤耕耘,形成了独特地灾防治理念和过硬地灾防治技术,为守护自然那片绿,书写着新时代地质人的坚守。他先后主持各类重大民生型水工环项目100余项、省局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参编行业规范2部,成功申请软著3项、专利16项、省级工法1项,进行国际国内学术汇报6次,获省部级奖近50项、省部级荣誉奖项10项、队级荣誉5项。


张继(右二)指导地灾现场

 

针对地质灾害快速识别难和精准预警难问题,他从2013年开始,运用BIM实景三维和综合遥感技术,先后在近万余处地灾隐患点进行数据模监测,建成一套高山峡谷地区调查、识别和评价技术体系,推动促进了复杂艰险山区灾害判识难题破解,成果经权威专家鉴定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先后成功运用于2022年“6·1”芦山地震和“9·5”泸定地震应急抢险救灾工作中,突破实现县城周边高陡斜坡地灾快速、精准识别,提升灾后调查“加速度”,为支撑宝兴县城、石棉县抢险救灾及时提供关键数据,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近万余处,使20余万人免受威胁。

针对地质灾害防灾功效与人民群众绿色生活的矛盾问题,张继自2008年开始,创新性引入人地和谐和BIM三维实景信息化理念,系统探索了地灾防治系统化、生态化、信息化、动态设计关键理论与技术,形成独特设计“绝招”,并成功应用于5·12震后北川老县周边地灾、4·20震后宝兴冷木沟泥石流、8·8九寨沟地震景区泥石流的防治工程设计,推动地灾治理达到“趋利避害与人地和谐”并举的生态化防治新高度。特别是冷木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已成为“4·20”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典范,对西部地震地灾频发区地质灾害人地和谐生态化防治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文、图/王泽 罗镇)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