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微纪录片·山东沂蒙山区域篇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曲《沂蒙山小调》,传遍大江南北,唱响了沂蒙山这座革命圣地,也唱出了老区的秀美风光。如今,行走蒙山沂水间,小调的旋律依然悠扬,而老区的“好风光”,却在时代的大潮中,经历着蝶变重生。
沂蒙山,位于山东中南部,这是一个横跨蒙山、沂山、沂水的区域,人们习惯称之为“八百里沂蒙”。
然而,这片见证历史风雨沧桑的热土,随着多年发展,也曾经历过水土流失、森林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1年,山东省申报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这是全国“十四五”首批公布的山水工程之一,由53项子工程构成,涉及临沂市10个县区,总投资54.94亿。
治理范围之广,投入资金之大,这是沂蒙老区未曾有过的。
翻开沂蒙山水工程规划图,一张以沂河水生态、水安全为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施工路径清晰清晰可见:全市沿上游而下,总体划分为水源涵养主体生态修复区、水土流失主体生态修复区、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三大修复区域,又细分成森林提质、水源地保护、土地整治与水土保持等八个单元,构建起“一河三区八单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格局。
有着“崮秀天下、世外桃源”美誉的蒙阴县,森林覆盖率超过60%,现有林地141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超过四分之一。由于大部分栽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树种单一,退化严重。
山水工程启动后,这里的人们,通过间伐、修枝、补植的方式,为林木打开了天窗,抚育着森林的安康。
如今,蒙阴已完成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近6万亩。一茬茬树木,重获新生,如同一代代沂蒙儿女,继续守护着这里的万物生灵。
东汶河流域地处沂蒙腹地,这里多是低山丘陵,植被稀少,耕地浅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山水工程启动后,当地以该流域为单元,开展‘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上游下游联动治理、山上山下一体修复,整体推进水土涵养。
“治理一片,致富一方。”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已梯田满目,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合作社,把土地集体流转,轮作黄烟等多种经济作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南涑河是罗庄区的重要生态走廊,承担着周边区域污水净化、生态保持等重要功能。
山水工程实施以来,当地通过“治滩、保水、育田、护林”等方式,完成河道综合治理十余公里,昔日草木不生的污水沟一跃成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休闲胜地,市民纷纷驻足打卡,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山水工程的深入推进,八百里蒙山沂水正焕然一新。
截至目前,沂蒙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保护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2023年3月,该工程入选自然资源部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沂水恒流,泽被千里。蒙山耸翠,荫及万众。新征程上,这片沂蒙精神滋养的土地,必将绘就一幅更加壮丽的绿水青山新图景!
来源: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