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税改看四川 > 正文

萤火虫带动这里收入超8000万元

四月,夜幕低垂,青神县古中岩的涧道上,兰厂沟的清溪旁,黄水凼的竹林间,天空中的繁星闪烁,与地上的“萤河”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3月至4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观萤季。今年的“观萤季”采用“线上直播+线下观萤”的方式同步进行,线上峰值时吸引了1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线下景点游客数量突破25万人次。自今年3月以来,“萤火虫”经济已拉动全县旅游收入超8000万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上亿“夜精灵”为何偏爱这里?


萤火虫作为非常敏感的环境指示生物,对栖息地的选择极为挑剔,喜欢聚集在空气清新、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的草丛或者溪水边。



目前,青神县共发现萤火虫栖息地52处,总体数量超过1亿只,萤火虫种类12种,其中包括新命名品种珍稀的水栖萤火虫——“青神萤”,是如今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萤火虫生态区。

萤火虫为何择此地而栖?一串生态环境指标揭示了其背后蕴藏的秘密: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8.8%,为萤火虫等生物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指数全市排名第2;岷江青神段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环境。更令人瞩目的是,青神县3个国、省考核断面的水质优良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青神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推进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与此同时,青神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竹产业生态经济”体系,建成全国最大本色用纸和竹纤维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以绿色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动工业向绿色创新的转型升级,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9家。

环保税数据直观反映了青神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进展。自环保税开征以来,青神县域的环保税纳税人户均纳税额从5.34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1.91万元,这也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以生产“斑布纸”的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企业财务负责人邓成举回忆,环保税上线的前两年,企业的环保税交税额高达197万元。税务人员通过上门宣传环保税缴税机制,为企业算了一笔经济账:将同样的资金甚至更少的资金投入到环保改造中,得到的不只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进一步提升产能。

如今,该企业年销售超15亿元,并成为当地节碳减排的标杆企业,2023年缴纳环保税税额较2019年减少了61%。企业环保税纳税额的下降,不仅反映了对绿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体现了绿色税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如今的青神,满目翠绿,萤栖竹绕。“我们每年都开车带家人过来看萤火虫,感觉青神的萤火虫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漫步在竹林中,仿佛置身于太空银河之中,那种震撼感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游客任女士说道。

 

萤火虫流量带动萤火虫经济


自2021年青神县举办首届萤火虫节以来,青神萤火虫热度持续攀升,在各大平台火爆“出圈”。

为丰富游客观萤体验,今年的观萤季,青神县特意策划了“东坡宋韵 竹里萤光”生态文化旅游徒步活动。白天,游客们可以参与打春笋、摘春茶、逛非遗展、荧光集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夜晚,则能欣赏到牛儿灯、舞钱枪等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领略璀璨萤光盛宴。除此之外,青神县还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配套旅游体验项目,包括萤光健跑、萌宠派对、定向越野、赏花节等等,让游客们在享受春日浪漫的同时,又能看惊喜“萤河”。



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留住了游客的脚步,还促使人流量大幅增加,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消费增长。数据显示,自3月观萤季开始到目前为止,全县观光游学、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开票销售额同比增长19%。

青神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开票增长数据尤为突出。3月以来,该企业文旅相关开票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了316%。在游客数量激增、需求持续多元的背景下,企业顺势扩大了业务范围,增加了动产租赁、广告发布、客运站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为了提高发票开具效率,当地税务部门将发票管理、办税流程等涉税事项整合成“智慧办税大礼包”,提供上门辅导服务,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青神县餐饮、住宿商家的登记户数也同比增长超过32%。其中,四川竹玖间民宿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竹里萤光”装修风格受到游客的喜爱。自开业以来,该民宿的入住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尤其在观萤季期间更是一房难求。

竹玖间民宿的负责人表示:“这离不开当地政府在创业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在开业初期为我们提供了发票领用、开具、申报的辅导服务,还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消除了后顾之忧。”

 

小小萤火虫正撬动产业大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一系列扶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在政策的指引下,当地积极探索和推动竹旅融合、文旅融合和农旅融合。

在高台镇玉蟾寺村,青神县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珍稀水栖萤火虫保护地,并创造性地实施了“稻萤共作”模式。这种模式将萤火虫保护与农业生态种植有机结合,为萤火虫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辟出了新的路径。

“亮火虫”大米正是这一模式的产物。“大米选用非转基因、非杂交水稻的常规稻种,不打农药、除草剂和施用化肥,同时我们在水稻田内复育萤火虫,它们可以检测稻田的水质。这种大米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品质和口感提升,市场价值反而提高了好几倍。”青神县西南萤火虫研究和保护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付新华教授介绍说。

作为“亮火虫”大米的培育基地,高台镇玉蟾寺村也是青神县税务局的定点帮扶村。税务部门的“涉农税费服务团”持续为农户们提供“政策上门”的辅导服务。



依托特色萤火虫资源,兰沟村还建成了全国首家以萤火虫为主题打造的竹里萤光艺术馆。馆内设有萤火虫科普馆、四季赏萤厅、萤光艺术厅、萤光主题餐厅等功能区,使游客能够不受时间和天气限制,随时欣赏到萤火虫的美丽光影,并通过科普展陈探索萤火虫的生命奥秘。

谈及政策扶持,公司财务负责人章燕表示:“我们投入3年时间打造这个艺术馆,期间税务部门主动与我们沟通,梳理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享受到了包括‘六税两费’减免等在内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观萤季”的火爆带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包括竹餐盒、竹牙刷、竹吸水材料在内的20多种可降解竹产品销售的增长。其中,青神竹里雅院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研发的“三味一箸”竹筷品牌销售同比上升了12%,销售额达410万元。

“享受了11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还有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和销售农产品税收减免,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竹里雅院负责人彭泽辉介绍,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三味一箸”竹筷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到1500万元。

为有效提升税费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税务部门利用数据对餐饮、民宿、旅游景点进行分区域、分规模、分性质的立体“画像”,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帮助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自3月观萤季以来,已累计向文旅行业纳税人推送政策信息8000余条。

此外,结合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税务部门还联合青神县中岩文物风景名胜区开展了“格物知税·票中眉州游(中岩寺篇)”微展活动,用互动的方式宣传文旅税惠政策,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到萤光经济背后的政策力量。(文、图/宋佳伟 蔡雅芸)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