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煮酒论道共品君子佳酿,习酒·品酒师活动走进成都

千年历史底蕴、古老巴蜀文化、茶馆烟火人间、街巷酒香四溢……在这样一座城里享受美酒美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5月14日,习酒·品酒师活动走进“天府之国”成都,一场酒文化交流和体验之旅拉开帷幕,现场嘉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酒言欢、煮酒论道。

 

煮酒论道,君子佳酿“巴适得很”


走进君品庭院,如同置身水墨丹青之间,现场布置尽显高雅温润的君子风范。随着一声“吉时已到,君品庭院开门迎客”话音响起,庭院大门缓缓打开,君品文化传播员款款而来,引领宾客在酒香酒韵中进入习酒的君品文化世界。



成都,这座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曾在成都留下许多赞美美酒和美景的诗篇。杜甫说“蜀酒浓无敌”,李商隐说“酒是蜀城烧”“美酒成都堪送老”。李白却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独特的地理构造造就了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天府之国,但也让蜀地与外界有了山川阻隔。生活在蜀地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先民,打造了一条名为“蜀道”的交通设施,串起了三千多年中华民族改造自然、沟通往来的史诗。

蜀道之难,坐落在其旁的贵州深有体会。来自贵州的习酒君品文化传播员将成都与贵州的相同经历向在场宾客生动讲述,贵州素不产盐,是全国最缺盐的地区,四川便是贵州进盐的主要来源,但闭塞的交通成为了运盐的难题。明清时期,赤水河便成为了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河两岸因盐而兴、因酒而盛的商业文化、纤夫文化和酒文化,正是由赤水河沿岸的劳动人民一点点铸就而成的。



而赤水河也孕育出了令人沉醉的习酒。习酒采用清澈甘洌的赤水河水制造而成,酒香更加醇厚,酒体清澈透亮,喝下去回味无穷。即便杯子已被清空,依旧能闻到酒香在杯中萦绕,酱香型美酒的醇厚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现场设置了习酒品鉴和勾调环节,在品酒师的专业讲解下,宾客们屏气凝神,通过举杯观色、摇杯闻香、倾杯尝味,品鉴不同白酒的香型、风味、年份。

品鉴勾调环节过后,嘉宾们还收到充满温情的习酒家书,家书内容由习酒一线员工书写,充满了对消费者深厚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的祝愿。

 

不忘初心,共品君子佳酿


神秘莫测的三星堆,折射出古蜀文明的辉煌历史;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滋润出天府之国的富庶绵长……这就是成都,一片沉淀着自强不息、乐观通达、开放包容精神气质的人文沃土。古蜀多水患,智慧的人民建造出都江堰,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同样的困难也横亘在古时的赤水河道。赤水河谷山势高峻、河水从高原发端,一路奔腾而来,流经二郎滩,无数纤夫伴随“123嘿咗起”的号子声,在这条繁忙的水路上劳作着。坐落于赤水河畔二郎滩码头的习酒,在发展中延续了黔地山民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酿造出清冽甘醇的美酒。少有人会知道,一瓶习酒里包含了30道工艺、165个工艺环节,这是习酒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酿酒观。

接续巴蜀人的智慧与精神,成都从西部内陆腹地走向改革开放前沿,从区域中心城市跨越为国家中心城市。自强不息、乐观通达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同样地,自强不息也正是习酒的君子品格。习酒,生于百废待兴之时,长于高山河谷之地,一间作坊,两间民房,七个酒窖,艰难起步。从曾经的偏居一隅到十里酒城,从无人知晓到享誉世界,无论是在身体力行的手工操作时期,还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习酒人在酿酒上从未懈怠,一直保持初心,秉承几十年如一日的酿造工艺。今日,习酒携手成都,延续着古人的聚会,把酒言欢,只为让更多消费者一起见证君子品格、共同品鉴君子佳酿。

习酒·品酒师活动以酒为媒,以文化为魂,以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形式,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习酒的酿造工艺、品质特色和历史文化。未来,活动还将以更加多样、丰富的内容形式与消费者见面,进一步为经销商赋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品牌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未来。(文、图/罗镇)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