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河南省新一轮找矿目标,我们集团的金、银、镍、晶质石墨、钨、石灰岩、白云岩7个矿种找矿工作提前超额完成目标,铅、锌、钼、萤石、膨润土等找矿目标完成过半。”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探矿者年会交流发言中,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地科技集团)董事长余纪云拿出的“成绩单”让与会者啧啧称赞。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近70年来,3万名“地质尖兵”谱写出河南探寻资源宝藏的壮丽诗篇。然而,事企混合运行、业务同质化较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影响了河南地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河南地勘队伍进行重塑性改革,形成了“一局一院一集团”的地质管理新格局。其中,作为重塑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由原河南省地矿局、有色地质局、煤田地质局所属25个事业单位和11个局属企业共36个单位组建豫地科技集团。豫地科技集团肩负着当好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主力军”、新时代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地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领头雁”的重要使命。自成立以来,豫地科技集团这艘“地勘航母”在矿产勘查开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主力军”
“三门峡实现油气调查重大突破!”1月23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位于河南省三门峡盆地中部的灵宝凹陷钻获高产工业油流,经现场测试评估,确定此油井每天原油出油量17.13吨,预估原油资源量将达1.07亿吨,具备建设新的油气接续基地资源基础,标志着中原地区油气资源新基地建设将打开新局面。
喜讯传来,中原大地一片欢腾。找矿重大突破的背后,凝聚着豫地人的辛勤和汗水。豫地科技集团资环三院公司承担了豫峡地1井的钻探工程,高质量完成了任务,完钻井深2280米。
豫峡地1井施工现场
面对工区泥岩易水化膨胀和分散、井壁易垮塌、地层高温异常、目的层固井风险大、钻进过程存在溢流隐患等困难,项目组迎难而上,摸索出一套高效的钻井液体系,确保了钻井施工安全、高效。面对目的层“两高一低”的情况,项目组采用了变密度固井工艺,通过优化浆柱结构,确保了固井质量……
三门峡油气勘查作为河南地质系统重大项目,是豫地科技集团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其创新找矿突破的缩影。
高纯石英是发展光伏、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关键矿物资源。我国对高纯石英原料矿床研究利用程度较低,优质高纯石英砂原料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豫地科技集团高纯石英勘查和产业化试生产取得一系列成果。目前,该集团首次在河南省东秦岭地区发现了花岗伟晶岩型高纯石英原料矿床,并成功提纯4N8级高纯石英砂。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以来,豫地科技集团认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为确保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展现出国企担当。该集团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发力,实施各类地质勘查项目1000余项,包括省部级财政地勘基金项目106项;新增矿产地40余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33处。
除了河南省内,豫地科技集团还将找矿突破的眼光放在了省外和境外——取得内蒙古、甘肃等多个省(区)地质勘查及技术服务类项目37项,合同总额3.74亿元;在13个国家开展项目40余个,投资总额近2亿元,提交资源量铝土矿6505万吨、金20吨、镍422万吨、锂1.5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谋划实施好新一轮找矿项目,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持续推进煤层气、页岩气、地热等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利用,助力优化能源结构。全力以赴推进三门峡油气资源、高纯石英资源勘查开发,尽快实现产业化,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为河南经济大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余纪云强调。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深入实践,地勘行业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就是豫地科技集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抓手。
“我们在钻井施工中,泥浆池及机械设备下铺可降解土工膜,防止泥浆、油液滴漏渗透;建立泥浆不落地封闭循环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结束后,我们把所有泥浆就地固化,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豫地科技集团资环四院公司开展的平顶山煤层气项目钻机施工中,该项目负责人对各环节的绿色勘查措施如数家珍。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通知,要求地质勘查全行业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在豫地科技集团,绿色勘查也已成为地勘项目的“必选项”。
6月17日,在豫地科技集团旗下嵩县柿树底金矿举行的选矿工艺与技术改造项目现场验收会上,来自江西理工大学、中信重工矿山研究院、河南能源集团等单位的选矿和矿山智能化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该矿选矿工艺与技术改造给予了充分肯定。
矿在绿中、路在林中、花在丛中、人在画中,是柿树底金矿给人的第一印象。该矿隶属于豫地科技集团下属的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是集采矿、选矿于一体的矿山企业,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
嵩县杮树底金矿全景图
多年来,该矿企通过打造矿区环境新生态、提升资源开发水平、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倡导节能减排降碳、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构建和谐矿山等全方位举措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于2017年、2021年、2022年连续3次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复审,保持了“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柿树底金矿用实践证明了矿山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生态开发的可行性,让绿色成为矿区“永久底色”。
近年来,豫地科技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和开发,对所属矿山的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综合利用效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升级。目前,该集团旗下的3座矿山已全部建成绿色矿山。
地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领头雁”
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崤山金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相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已发现众多金、钼等大型、特大型矿床,但几十年来崤山地区却没有取得找矿突破。
究其原因,主要是覆盖区的矿化信息难发现、难识别、难定位,以及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多解性和常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局限性,覆盖层以下的基岩和构造分布不易查明,尤其是贵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等矿种,未形成有效的矿产勘查方法。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号角吹响后,豫地科技集团将目光投向覆盖区找矿,崤山东部覆盖区找矿突破的序幕就此拉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南省财政地勘基金先后在崤山东部黄土覆盖区部署矿调、科研、勘查项目22项,投入勘查资金1.6亿元;同时部署开展了1∶5万地质调查、磁法、水系沉积物、重力测量等面积性工作,以及1∶2.5万遥感解译,1∶1万地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等专项地质物化探工作。
经过技术人员不懈努力,该项目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二维尺度和三维尺度的预测模型,深度融合地物化遥指标特征构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试验多手段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最终实现了覆盖区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创新应用,并首次在崤山黄土覆盖空白区探获中河大型银铅锌矿床。
“该项目丰富了区域成矿模式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综合信息定量预测理论,创建了覆盖区有效勘查技术组合,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领衔的专家组评价道。
河南崤山地区覆盖区找矿取得的重大突破,终结了该地区找矿“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历史,是豫地科技集团高质量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生动写照。
在豫地科技集团10756名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7200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7%。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9人、正高级职称331人、高级职称1564人。这是该集团争当科技创新“领头雁”的信心和底气。
余纪云介绍,围绕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绿色低碳能源应用研究、矿物新材料研发等关键领域,该集团设置科研项目232个;加强13个省部级、33个厅局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57件,其中发明56件,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深化与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科技创新推动找矿突破,一体化贯通产学研用。
未来,豫地科技集团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让这艘“地勘航母”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上扬帆远航。
来源: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