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国广大农村逐步迈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在农村变富变美的背后,是一群新时代乡村振兴先锋默默奉献的背影。他们扎根农村、情系农民、投身农业第一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辞劳苦、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始终把乡村振兴这面旗帜顶在头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真正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赞歌。
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外宣频道“中国网·记录中国”特别节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乡村振兴先锋颂”系列报道的脚步,一起去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聆听来自第一线最动听的声音。进一步汇聚助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贡献新的力量。
沐浴故土之恩泽,茁壮成材;心怀桑梓之深情,反哺家乡。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在农村的林艳,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发自内心,难以割舍。2016年,已经离乡20载、正值事业上升期的林艳,放弃了北京高端写字楼里待遇优渥的白领工作,响应亲人号召回到京郊家乡当选为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羊台子村村委会主任,一头扎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
林艳(左二)常态化到村民家中走访
回村的时候,林艳为自己、为家乡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梦”。八年来,林艳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真心付出,她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经验与乡村实际相结合形成党建新局面,在强化绿色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引入外部智力、资金资源推动乡村发展,从“新来的小林”成为了人人信赖的“林书记”,不断带领羊台子村攻坚克难谱写美丽乡村新画卷。
羊台子村自然纯净的水环境
党建引领“羊”光路 村民共治绘蓝图
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关键在党,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引领。林艳任职后,积极带领羊台子村党支部创新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三个坚持”的工作原则。坚持以理论武装凝聚共识,通过定期开展党的专题学习,从根本上理解当代乡村工作的方向和要点;坚持以考核监督改进作风,制定实施村“两委”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主动接受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三方监督”;坚持以党员带头示范引领,创新实施党员责任区制度,每位党员负责一定责任区内村民的全面生活状况,做到大小事务无死角。
在实际工作中,林艳也发现乡村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显著差别。公司管理以制度说话,内部层级分明、规定严谨,有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而在乡村,不仅每个村镇差异巨大,而且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难处,很多决定都不能简单依靠制度条例生搬硬套。因此,林艳充分发挥自己从小在羊台子村长大、熟人多的优势,常态化到村民家中串门子、拉家常、听唠叨,贴心询问村民的近况,“因时就势”开展工作。
在落实北京市乡村违建拆除工作中,有的村民态度抗拒,不愿配合,经过深入了解与耐心听取,林艳得知这是顾虑自家违建被拆除后住房、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对此,林艳耐心的对照政策,向村民解释受到拆违影响的补偿安置措施,并动员亲戚、邻居一起组成了帮扶小组,带动其投身村里新的绿色种植产业中,终于使违建主人的思想发生变化,认识到了拆违工作对乡村整体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不仅顺利完成了拆违,还有效促进了村民间的互助协作。
林艳(右一)在拆违现场指导工作
生态环境全面护 文化浸润促新风
羊台子村地处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环抱的山峪中,西有茂密的国有林场,南临响潭水库,地域面积42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高达85%以上。11个自然村分布在17公里长的河道两侧,山清水秀、景致优美,尽管离北京中心城区只有不到1小时车程,却给人远离闹市、回归自然的感觉。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羊台子村也面临着村庄生态环境压力大、村庄文化底蕴弱等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艳高度重视对“绿水青山”的保护,积极探索村庄尺度“河长制+网格化”的监测系统,设立镇、村两级河长,在镇级河长的全面领导下,村级河长负责对本村范围内河流、塘坝、小微水体及水务设施等常态化巡查,杜绝“五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等违法行为,并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打通区-镇-村层面的“监测、巡查、整治”一体化信息共享机制。
高校同学参观羊台子村史馆
林艳坚持把羊台子村的水体治理与环境美化相结合,在每周组织开展对水面漂浮物、白色垃圾、枯枝烂叶等杂物打捞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局部岸线重塑、植被修补等方式,提升水体的自净循环能力。羊台子村因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卓越的治理成果,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绿色生态先进村”“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集体”“北京市水美家园”。
在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林艳也深知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她带领村集体建立村文化中心,收集村史、村民故事等,设立专题展区,大力宣传村中的优秀文化成果。在传统节日举办“重阳敬老”“欢闹元宵”等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林艳还发掘出村里几位深藏不露的“书法高手”,动员他们报名参加镇里的书法比赛,春节时还邀请他们挥毫写作春联,将墨香四溢的新春祝福送给村民们。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引导了村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羊台子村村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乡风持续改善。羊台子村由此获评“首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林艳(左二)在村中考察自然环境
产业升级新姿态 农文商旅共发展
产业升级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动力。面对羊台子村传统产业结构单一、村域经济活力不足的问题,林艳创新思路,精准施策。她首先聚焦特色农产品升级,聚焦村里随处可见的香椿,举办“‘椿’意盎然”等时令性活动,把传统农产品销售打造为“品香椿”的文化消费活动。她也敏锐发掘了羊台子村得天独厚的地形和气候优势,把羊台子打造为北京市首个山地自行车训练、比赛基地,定期承接自行车协会广大爱好者的会员活动,树立起羊台子主题文旅新品牌。
在此基础上,林艳引导空闲民宅统一流转签约,形成民宿的集群优势,打造“精品民宿文旅综合体”,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她还利用羊台子生态优势,探索未来“乡村生态+医疗康养”的发展道路,实现综合效益长期化。
经过不懈努力,羊台子村已初步形成农产品、文体活动、民宿集群三大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经济真正走上了绿色发展道路。
林艳(前排左)代表羊台子村与民宿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校企联手建基地 合作建设“共赢链”
作为京郊乡村,对北京城区人才、投资的吸引力是不可复制的优势。从大城市白领岗位返乡的林艳深知这一点,积极引入外部力量,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党建引领+高校参与+企业支持”的乡村振兴“共赢链”。
林艳牵头联系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建立青年共创平台和实践教育基地,吸引大批专业人才在村庄规划、生态保护、农业技术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2024年夏天,北京林业大学“乡见”实践团来到羊台子村,通过调研村民对住宅庭院的使用,提出未来兼顾农具堆放、日常手工、旅游接待、邻里交往的4种新型庭院建设模式,并利用村里的山石、树枝、废弃建材和乡土植物,“零成本”营造有艺术氛围的庭院空间,摸索出全过程零废弃、可持续的村民参与式庭院共建路径,开启了绿色建造创新的新起点。
林艳还在农产品营销、文体活动、民宿旅游等领域精心挑选合作企业。她着重考察的不仅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过往业绩,更看重提出的发展规划是否与羊台子村特点及可持续理念契合,以确保企业能为羊台子带来绿色可持续的长远效益。目前,羊台子村已与多家具有发展潜力、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外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羊台子村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北京林业大学“乡见”团队在羊台子村开展庭院绿色营造
“林书记不仅工作投入、心系群众,而且思路活、办法多,既敢于创新又能稳妥推进,事情办一件成一件!”村民们对林艳的评价,准确的勾画出一个新时代“知识型返乡奋斗者”的画像。如今的羊台子村,“步步皆景,处处若画”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林艳八年前的美丽小山村梦,正向着现实开拓迈进!
策划:陈曦
作者:钱云 李骜 张基政(北京林业大学)
审发:庞波
栏目热线:010-62807388 19358183678(微信)
责任编辑: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