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12月生,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主任药师。1940年2月起从事中医药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金世元倡导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历史衍变、药物组成、配伍意义、功效特点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擅长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他强调精湛医术与优良调剂技术的相互结合,对已濒临失传的传统“一口印”调剂技术更是技艺精湛。
1985年金世元被北京市评为“自学成才”标兵;1988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89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获得北京市“首都国医名师”称号;2012年获文化部“传薪奖”。
金世元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少时攻读四书五经。1940年到北京复有药庄学徒。同年被选送到北京市公共卫生局主办的“北京市中药讲习所”,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师从中医名宿汪逢春、赵树屏等。1956年公私合营时,在北京市药材公司参加工作。195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了中医师开业执照,但未弃药从医。1961年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从教30余年,培养了千余名中药专业人才。
金世元善于学习、注重实践、勤于总结。形成了以“医药圆融、源于实践”为特色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药鉴定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到。深入药材产地调查药源,尤对道地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价见解独到,技艺纯熟。中药炮制方面,深得古法,技术精湛。对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颇有见地,全面掌握各类传统炮制技法,尤对北京特色中药炮制品种及工艺了如指掌。中成药合理使用方面,理论深厚,成果丰硕。他倡导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历史衍变、药物组成、配伍意义、功效特点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擅长相似中成药的鉴别应用。中药调剂方面,质量为先,技艺纯熟。强调精湛医术与优良调剂技术的相互结合,对已濒临失传的传统“一口印”调剂技术更是技艺精湛。
金世元独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其专著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第一版)、《药道致诚》两部书籍。主编《中药炮制学》(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统编教材)、《金世元中药传统鉴别经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第二版)《中药饮片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等,参编《中华本草》、《中药大全》、《中药材大辞典》等。
在科研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临床治疗支气管炎的有效处方,研制开发出“射麻口服液”;与北京同仁堂合作将著名成药“乌鸡白凤丸”剂改成口服液,均已被原卫生部批准正式投入市场。
在学术思想传承方面,桃李满园、成效显著。金世元的弟子遍布医疗、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等多个领域。1990年起共带徒6名。2012年,与王永炎院士合作担任“医药圆融”导师,共收博士及博士后9人。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带博士后1人。
金世元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献计献策,他撰写的“关于中成药组方和生产的几项建议”受到原卫生部的重视和采纳,对于澄清中成药生产的混乱现象,保证用药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95年至1998年,被聘为中药鉴定专家,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整顿工作。
金世元从事中医药工作70余年,热爱祖国、忠于事业、崇尚医德、恪守药德;学术成果丰硕,学术传承成效显著,广受业内赞誉,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金世元,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北京市卫生学校主任中药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主任中药师,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临床药物评价专家、中国中医药学及中药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北京市卫生技术系统中医中药高级职称评委;国家级大型图书《中华本草》编委、现代实用中药系列丛书编委会学术顾问;《首都医药》、《光明中医》杂志编委;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技术顾问等,对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等有丰富经验。
金世元教授不仅是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的重要创始人,同时兼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北京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并任国家大型图书《中华本草》编委、《北京中医》、《首都医药》、《中药研究与信息》等杂志编委,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等技术顾问等社会职务。
“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到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他都能为你一一解答,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国药泰斗”。
金世元的学徒经历是从中药饮片的炮制开始的,作为学徒要从最脏、最累的活干起。在他学徒的那个年代,对于一些关键工艺,师傅从不亲传,主要靠徒弟自己的悟性,在一旁观察、领悟。和金世元同来的学徒有很多都适应不了走了,而他却留了下来,并且在这边干边悟中,掌握了许多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要领。
从14岁当学徒到现在,金世元从事中药事业已经77个年头了,在这77年的医药生涯中,金老可谓是医药双馨、教研俱丰。在金世元看来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
技术专长:由于长期从事中药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足迹遍布祖国药材产地和药材市场,掌握了一套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娴熟本领,尤对“地道药材”的性状特征有其独到的鉴别技能。在中药炮制方面,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成药方面,运用深厚的中医理论对于常用中成药处方来源、历史考证、药物组成、配伍意义及功效特点等研究颇有建树。在中药调剂方面,熟练掌握审方、计价、调配、复核、付药等各环节的正规操作和技能技巧。
科研方面:1989年与北京东风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射麻口服液”;1991年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研制成功“乌鸡白凤口服液”,这两个产品均已被批准生产上市,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40年,一个难得的机遇,金世元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北京中药讲习所”, 在这期间,他系统的学习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当时在这里任课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赵树屏等中医大家,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讲述,给金世元留下很深印象的。
1942年毕业于北平市国药业公会中药讲习所。建国后,历任北京卫生学校教员、副教授、中药学科主任,北京市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调剂及教学工作,对中药经典及中药临床药学有较深造诣。著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等。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金世元先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他享有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尽管金老和各种名贵药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是他却提倡“无药养生”。
14岁那年,家里为了让金世元有一门儿谋生的手艺,就把这个庄稼汉的孩子送到北京复有药庄当起了学徒工。在药庄里,金世元从最脏、最累的活干起,两年的学徒干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制药的基本流程,而且还对药材的性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0年,金世元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北京中药讲习所”,当时任课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赵树屏等中医大家。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理解,把金世元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了二十六,七岁的时候,金世元就已经与北京的各大药行来往密切了。
1943年调到北京通州益元堂药店工作。1956年调入北京市药材公司业务科中药研究室工作。
1957年获得了医师开业执照。1961年参加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的创建工作。
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
在金世元的药学研究中,他尤其重视“地道药材”,为了掌握这些地道药材的特性,年轻的金世元经常是背着干粮,夹着雨伞,到各药材产地去,虚心向药农请教,在实践中了解原料药材之间的差别。
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
中药炮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炮制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有时还会危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对于中药炮制,金世元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中药炮制方面,早年的学徒经历使金世元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后的刻苦学习又使他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许多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都能及时发现,而且每到这一时候,平时那个随和的金世元会变得非常严厉。
得益于博览历代医药名著,金世元对于中成药的了解十分深入,同样是一种中成药,他能把它的处方来源、历史演变、组方配伍、功能主治等等,都为你介绍得一清二楚。因此许多人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求教,并形象的把他称为“活药经”。
在中医药的历史上,医和药是不分家的。年轻时打下的中医基础,以及后来的刻苦学习,使得金世元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同样深厚。平时在药学研究之余,他也常常为人诊病。由于他对于中药的熟识,使得他开出的药方往往与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