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中国农大联合组办适宜家庭农业和小农户的农机供需国际交流会

日,适宜家庭农业和小农户的农机供需国际交流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赵剡水、联合国粮农组织可持续农业机械化负责人Josef Kienzle、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南南主管贾焰博士、世界粮食计划署津巴布韦国别主任Barbara Tulu Clemens、非洲保护性耕作网首席执行官Saidi Mkomwa出席交流会。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院长杨敏丽教授主持本次交流会。

交流会邀请到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来自拉美、非洲、亚洲等25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高校科研机构、农民组织、企业、基金会等机构代表,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加纳、南非、莫桑比克、斯里兰卡等驻华使领馆官员,以及12家中国农机企业代表出席。世界粮食计划署代表团也参与了这次交流会。

image.png

范建华代表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向到场来宾表示欢迎,他谈到,本次交流会对拉紧中外农机企业利益纽带、推动农机经贸往来、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范建华对中国农机市场情况进行介绍,目前中国农机市场具有市场冷热不均、农机市场竞争特点转变、农机市场需求向“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进出口增速放缓、区域市场向南方漂移等特点。他祝愿本次会议能够拓展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关系,谱写农机合作新篇章。

赵剡水围绕“中国农机产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农业数字化探索”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发言。他介绍到农业机械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撑,促进了城市化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国农业工业经过75年的发展历程,与我国农业发展相辅相成,立足基本国情,产品结构多元化,坚持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聚效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提升制造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取得了蓬勃发展与累累硕果。目前,正在进一步进行农业数字化的探索,农业信息化程度加速,农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启航。

会上来自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摩洛哥、坦桑尼亚、加纳、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和亚美尼亚等国家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国家农业生产现状,并依据各国农作物种类、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提出农机需求。12家中国农机企业代表介绍各自农机产品情况和市场销售情况。

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嘉宾和代表各抒己见,会议氛围热烈友好,进一步搭建了中外农机合作桥梁。

image.png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植物生产与保护司可持续农业机械化负责人Josef Kienzle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南南合作的方式,有效整合资源,赋能非洲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向绿色农业转型,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非洲保护性耕作网首席执行官Saidi Mkomwa博士表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是帮助农民脱离贫困的有效途径。目前非洲保护性耕作网已经与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今后的合作能够进一步加强农户与农机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10月26至27日,本次会议参会嘉宾还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展会上实地考察参观各类农机产品,按照各国实际需求与农机企业进行交流。

来源:中国农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