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川越未来”第二届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在成都隆重举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由全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联盟支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主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四川传媒学院承办的“川越未来”第二届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于2024年11月8日至10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image.png

此次活动是继去年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的“川越未来——浙川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后,川、越再次携手,共谋地方戏曲发展的全国性戏曲交流活动。自5月起,活动方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地方戏曲理论研究论文,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全国19个省市的80余篇文章。经行业专家评审及现场评议,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5篇,来自10个省市;入围论文25篇,来自15个省市。

11月9日上午,川越未来”第二届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在四川传媒学院隆重召开。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科研规划部主任张晓华,浙江省驻川工作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国平,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艺,与来自北京、上海、浙江、重庆、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共谋戏曲发展大计。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艺在开幕式发表致辞,强调本次活动对于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交流互鉴,共建良好发展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活动中宣布了优秀论文名单,并为其颁发获奖证书。现场还发布了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制作的《川剧幕后大师》微纪录片。

image.png

在学术交流环节,多位行业内专家作了主旨发言,为互促地方戏曲协作发展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谢雍君认为,新世纪小戏创作要注重突出题材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在生活中发现有思想性的主题;上海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朱恒夫认为为了戏曲艺术的生态,小戏于大戏应并重发展;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二级教授伏涤修认为需要关注地方戏中历史题材剧目创作的传统,思考其优秀与不足,并将之发扬光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李祥林认为地方戏曲艺术应该百花齐放,就可以尝试着眼于巴蜀地域的多民族戏剧艺术。随后多为学者嘉宾围绕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与戏曲传承发展,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发展对策和路径,地方戏曲院团建设、人才培养和地方戏曲档案文献整理、保护与利用等议题展开积极思考与探讨。

与此同时,“名家唱名戏”——第四届地方戏曲精品剧目展演在成都锦江剧场热烈上演。川、渝、浙三地名家共同带来两个戏曲剧种、4个代表剧目,现场“四朵梅花”沈铁梅、蒋淑梅、王超、虞佳,以及婺剧优秀青年演员崔雅倩、张长京联袂倾情演绎,特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度梅大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领衔主演的川剧《三祭江》,为本次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图/赖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