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传承教育家精神 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教育人生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弘扬教育家精神,本网特邀知名作家,《晏阳初》一书的作者苗勇,撰写一篇《传承教育家精神 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教育人生》一文,以飨读者。

 

晏阳初一生心怀“教育救国”抱负,以“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作为毕生追求,是中国近现代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第一个将中国本土发明创造的平民教育、乡村建设经验传播到全世界并生根发芽取得卓越成效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了上亿劳苦大众的命运,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斯诺称他是“一位有独创的教育家”。1943年,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是迄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终身顾问的亚洲人,也是中国第一位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公益人物

image.png

晏阳初和爱因斯坦同获“最伟大的革命者”

 

“走出象牙塔,跨进篱笆墙”的晏阳初在他躬耕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70余年的实践中,开创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独创意义高度契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为中国和世界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都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高擎公平济世的思想大旗,用教育改良世界

心中有景,花香满径。受中国儒家思想熏陶,晏阳初从小就具有极强的使命感和救世观,他一生所服务的对象,是世界上最让人忽略的最底层劳苦大众,他的平民教育,改变了世界亿贫苦民众的命运。他的教育思想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跨越了种族和阶层的界限,达到了一个人类和世界的新高度。某种意义上来说,他20世纪早期中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重要探索者和实践者。

追求公平,开辟有教无类新境界不论身份地位种族,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晏阳初始终将“平”字贯穿于他所从事的平民教育全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说,“平民教育的‘平’字,是‘平等’意思‘道德人格平等’‘受教育社会机会平等’”。在开展平民教育时,晏阳初对所有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不分男女、不论年龄、不论地位,不分长幼、不分职业,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贩夫走卒,只要愿意学,他都一视同仁免费教育。从他1920年回国到1949年离开大陆的30年时间里,晏阳初通过募集社会捐款筹集经费等方式,在全国掀起了蔚为壮观的“除文盲,做新民”识字运动,让全中国不识字的男女老少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0世纪50年代后,晏阳初再次走出国门,将在中国探索成功的平民教育经验推向世界。他的足迹遍布泰国、菲律宾、印度、加纳、古巴、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5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他心怀悲悯,不分人种、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和国家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纵观中国历史,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私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有教无类”让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则以更加开阔的人类视野和国际视野,让所有人都能受到教育,开辟“有教无类”的教育新境界。

尊崇实际,开创平民教育新潮流晏阳初虽出生于地处偏僻的四川巴中,但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3岁就进入西方教会在四川阆中开办的天道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进入成都华美高等学校学习。其后又在朋友资助下考入香港大学学习,再后又求学于美国普林斯顿和耶鲁双料常春藤大学,长时间接受西学,自称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相结合的一个产儿”。他学成回国时,正是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凋敝、以西为尊的时代。彼时,国内主张全盘西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可晏阳初不迷信西学,尊崇实际,崇尚创造,主张中西兼容。认为不论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还是西方文化教育都只是手段中国教育的途径应该是:“不要再模仿别人,要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国外先进的我们要学,但外国的教育,自有他们的背景,我们绝不能毫无目的盲目抄袭”,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中说“我国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他不反对外国优秀的东西,但主张对本国历史文化环境务必彻底研究,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据;对于外国东西亦可引为参考,以期适应世界的潮流。

从美国学成归国后,尽管他有在法国战场为华工服务丰富经验,但他还是花费一年多时间深入中国19个省份,在大半个中国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他花费大量时间走访乡村,与农民交谈、观察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深刻了解中国广大平民百姓,尤其是农民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因地制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平民教育方案。正是这种深入实际、尊崇实际、崇尚创造的教育思想,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很快受到社会各广泛欢迎,在全国迅速铺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教育之路,进而走向世界,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都纷纷学习借鉴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用以开展扫盲运动,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引领了世界平民教育时代潮流。

 image.png

济世开智,走出教育改良新路径晏阳初一生尊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思想,矢志将教育作为启迪智慧、提升素质、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力图以“不流血”的方式达致强民救国的伟大目标。他为此而秉心直行,终生不悔。

晏阳初始终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无论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如何,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这一点,时至今日,仍然难能可贵。他认为,平民并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发扬这智慧的机会。平民教育也不是以慈悲为怀的施米施粥的贫民教育,而是培养国民元气,改进国民生活,巩固国家基础的新型教育。

 

奉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用行动奔向大同

晏阳初一生践行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教育信条。他在平民教育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开创了平民教育新境界。正如晏阳初自己所说,他“穷干,苦干,硬干”了一辈子,“从中国干到世界上干”。面对各种赞扬与质疑,他如此“自剖”:“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民主思想相结合的一个产儿。我确有使命感和救世观;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崇尚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践行身体力行“教育家精神”晏阳初不仅是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更是躬耕一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树立了良好形象的教育家榜样。在一战欧洲战场上教授中国劳工识字时,亲自编写教材,亲自给学生授课,亲自刊印报纸,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投身欧洲战场的10多万华工的识字教育全面铺开并取得骄人成绩。1920年回国开展平民教育时,又立足国内实际,亲自编写教材《平民千字课》,亲自参与组织发动和学校授课,亲自讲解每一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平民快速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城市平民教育全面铺开进入高潮后,晏阳初作为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开展平民教育所需资金也大多都是以他个人名义筹款所得,是平民教育名副其实的“金主”,但他却从不空坐在办公室施号发令,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带着金发碧眼的妻子以及尚在襁中的婴儿,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抱着“给乡下佬办教育”的信念,带领知识分子主动放下“上等人”身段,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深入民间与劳苦大众为伍,躬耕教育一线。

崇尚实践出真知,奉行知识分子要向实践学习的教学理念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不是万能的。在深入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时,反复强调不能以为我们有知识,是大学士、大博士,就什么都懂得,一切都正确。他反对知识分子高高在上,坚信实践出真知,主张知识分子要沉下去回归大众,走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批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上的书斋作风,反对读书人成为脱离农村的一种特殊阶级。他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两种“瞎子”,两种“盲人”。一种是生活在社会性底层的不识字无知无识的瞎子,叫“文继,连盲”;一种是虽有知识,但处在社会性上层,远离劳苦大众,不了解广大人民疾苦,更看不到人民身上的潜在力量的盲人,这种人也叫瞎子。

崇尚系统推进,秉持乡村教育要连锁全面施行的系统观念在教育中,他注重系统推进,整体推进。他说“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个体系。”“不是枝枝节节,而是通盘筹划”。从他回到中国的那一天开始,晏阳初就立志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认为“社会与生活都是整个的、集体的、联系的、有机的,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支离破碎地解决问题”,要“连锁的进行全面的建设”。

为推进全民识字,晏阳初推行“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其中: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在学校中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社会式教育主要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团体活动,向群众及团体进行教育;家庭式教育主要将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横向联系起来进行教育。

崇尚多向发力,坚守全方位激发民力的教育主张晏阳初坚信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是发扬,而不是救济。认为平民并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发扬这智慧的机会。乡村改造是为了民族再造,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是乡村改造的主力。知识分子回到民间去,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启发教育农民,激发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自发自强的精神。

在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中,晏阳初把对平民的启发、教育、宣传工作放在首位,让平民树立主人翁意识与从事改革的主动精神。他认为提出一切计划、方案及方法都要与平民共同商量研究,要使我们所掌握的科学道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晏阳初我们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我们不是解救众生的基督,我们只是广大平民的朋友,乡村改造的事业没有千百万劳苦大众的自觉参与,是一定不能成功的!他在定县实验中,相当部分工作就是协助启发农民自动自发精神与习惯,并注意挖掘有领导潜能的农民该村推行乡村改造工作的辅导人。后来,美国和平工作团也改变以往在落后地区发放食品衣物的办法,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改造工作政策。随后美国基督教会也采纳晏阳初这一观念,废弃原来在落后地区散发衣物食品的救济工作,另设发展部门,使受助的人们能自立自助、自主发展。

 

抒写躬耕不辍的教育故事,用实干成就梦想

在晏阳初开展的平民教育中,发生了很多具有典型的教育故事,至今仍是颇有深意。

甘于奉献体现教育家精神的家国情怀和仁爱之心1913年青年晏阳初以入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后,按规定“凡考取第一名的可获得英皇爱德华第七奖学金1600美元”。1600美元奖金对贫穷的晏阳初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他当时一年的开销也不过100美元。这1600美元的奖金,可供当时的他使用16年。但当时英国有个规定,要获得这笔奖学金,必须加入英国籍。晏阳初断然拒绝1600美元的奖学金,面对当时的香港大学校长索特的亲自劝导,他说:“为了区区1600块钱,竟要一个学生出卖自己的国籍,校长,恕我直言,这代价也太大了吧!我是很穷,很需要这笔钱。但我郑重地告诉您,这笔奖学金,我不要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晏阳初当时能到香港大学读书,完全是靠受朋友史文轩兄妹的资助,经济十分困难,生活用度经常捉襟见肘。但在这种情况下,晏阳初断然拒绝领取奖学金也要保留自己的中国籍。在他年老时,多次对侍奉在身边的女儿说,他死后,一定要将他的骨灰运回祖国安葬。如今,他的一半骨灰安葬在巴中塔子山晏阳初博物馆。

灯笼教学,晏阳初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农民参加学习教育在定县开展识字教育初期,大多数农民都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种庄稼识不识字没有丝毫关系。为打开局面,晏阳初和他的同事们灵机一动,将农谚和节气歌谣写在晚上用以照明的灯笼上,趁着大伙儿乘凉的时候进行讲解,很快激起了大家伙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迅速打开了学习局面。

晏阳初和他的同事们,以灯笼的方式,诸如此类将汉字和农事生产联系起来,使村民们感觉知识是有用的,知识确实可以用来帮助种田,很快就激发了普通民众的学习兴趣。

习近平总书记曾充分肯定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他说:“我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对晏阳初的试验就做了深入了解。晏阳初在乡村开办平民学校、推广合作组织、创建实验农场、传授农业科技、改良动植物品种、改善公共卫生等,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

晏阳初在他生前最后一次的公开演讲里表示:“愿我毕生的工作——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成为我的遗产。”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认为:“这是一份十分丰富厚重的遗产,它首先体现为一种广泛、持久、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令后人永远怀想;同时,它更具有极大的理论含量,而且这是真正从中国现代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是本土的又是现代的,因此它也能够超越其所产生的时代,而对中国现代教育与乡村建设产生持续的影响。”

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杰出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他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我们探索研究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教育人生,就会发现,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思想,高度契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今天我们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作者苗勇:系知名作家,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