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vivo《摄影世界》“城事·人间”手机摄影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携手创作者共同探索文化传承新表达

11月18日,由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vivo联合发起的“城事·人间”影像巡礼活动杭州站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现场,“城事·人间”手机摄影大赛结果公布,经过评审组严格评选,最终21组作品脱颖而出,荣获大赛奖项。影像优秀作品现场展示,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作品中鲜活的文化风貌,展现人间烟火,传递时代温度。

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黄文,新华社浙江分社副社长张乐,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陈立群,vivo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获得者、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傅拥军,著名当代摄影家逄小威,知名城市风光摄影师严磊,职业科普传播者、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随队记者白国龙,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策划营销部副主任周玺等出席,共同见证大赛获奖作品加冕时刻,共话移动影像与文化发展共生共荣的新未来。

人人参与的移动影像创作接力 共创充满时代活力的人文图景

城市是文化的承载空间,文化是城市的独特印记。在对于城市的日常观察中,总能窥见一座城市的文化经纬。

现场,摄影师傅拥军分享了他在杭州采风时的感受。他表示,影像手机的长焦运动人像抓拍有利于打破常规的拍摄框架束缚,例如拍到用当代街舞演绎白蛇传的年轻人、在西湖边唱响昆曲唱段的百姓生活等,展现出街头摄影的自发性和真实感。

“摄影不是拍眼睛看到的东西,应该是拍它背后的文化。在我看来断桥不仅仅是一座桥,还是杭州的文化景观,当代人和传统文化在这里碰撞,才会让更多故事在这里延续下去。”傅拥军还提到:“现在摄影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可以随时带上街头,其快捷性、高像素、强抓拍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能够足够满足日常的拍摄。”


(新闻图片: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获得者、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傅拥军)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是杭州这座城市亮眼的文化符号,我希望为中国昆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资深摄影师逄小威今年在杭州,定格了众多昆曲演员在戏台亮相的魅力瞬间,在分享创作感受时他提到,手机现在随身携带,拿出来就能拍,记录下的画面也是真实的、自然的。


(新闻图片:著名当代摄影家逄小威)

身为科普达人的白国龙经常奔赴天南海北,见证火箭升空及南极科考等重要时刻,他分享到:“有时受到拍摄环境限制,我们并不能携带复杂的设备,也会与拍摄场景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一个好的摄影装备,让我可以不借助任何外接镜头和辅助设备,就能拍到理想的画面,能够为硬核的科普传播增添温度。”


(新闻图片:职业科普传播者、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随队记者白国龙)

以人性化的专业影像赋能创作者 助力文化景观登上影像舞台

现场,vivo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分享了通过vivo X200系列记录的杭州人文风貌作品。其中,vivo X200 Pro的“长焦风光”以全景生动展现了杭州夜景繁华与静谧的碰撞交融;再进化的“长焦人像”定格浙江非遗永康锡雕和缙云剪纸传承人的动人面孔;在2亿APO超级长焦加持之下的“长焦微距”完美记录非遗作品的工艺细节以及传承人的精妙技艺。通过移动影像的记录,更多人都有机会在城市风光和非遗项目的作品中,感受到杭州不断涌动的文化生命力。


(新闻图片:vivo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

李卓表示,移动影像技术的更迭与影像创作大众化的趋势,不断推动着vivo的影像文化探索,竭力为用户提供更广阔、更专业的创作舞台。在手机影像技术上,vivo一直坚持着“消费者需求为先”和“把简单的留给用户,把复杂的交给我们”,通过更多样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让人人都有成为创作者的可能,助力更多的影像记录被看见、被理解。

“城事·人间”手机摄影大赛获奖公布 见证影像生长的力量

“城事·人间”手机摄影大赛历时2个月,共收到用手机拍摄的超过18万张照片,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在时、在地的叙事和表达,记录城市生活与人情百态,真切反映着鲜活的人文风貌,展现移动影像记录时代的多元表达。

现场,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参赛者陈风檩凭借作品《夜幕下的北京老城区》荣获“总冠军大奖”,摄影师邢海波《武安傩者》(组照)、摄影师万小兵《你好,上海》荣获一等奖,摄影师樊丽勇《练体操的小姐妹》、摄影师欧阳岭《功夫茶》、摄影师吕爱花《戏迷》荣获二等奖,摄影师许晓平《外卖天地》(组照)、摄影师江鑫源《戏曲人生》(组照)、摄影师窦传利《城市的夜》、摄影师陈晓宇《战鼓起披甲出征》、摄影师黄利勇《深夜雪糕》,以及10组作品荣获大赛优秀奖。


(新闻图片:大赛颁奖典礼)

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黄文向所有参赛者及获奖摄影师表示祝贺与感谢。她表示:“得益于移动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影像文化活动的丰沛,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得心应手的影像创作工具,每个人都能拿起手机去记录和创作,成为美好生活的见证者和文化传承的推动者。”

连接过往与当下 移动影像与文化传承共生共荣

通过影像表达的力量,正有越来越多人拿起手机,记录时代的切片,捕捉生活的瞬间,在日常记录中,传递着文化生长的力量。活动现场举办了“手机摄影中的城市脉动与文化底蕴——展现发展与传承的双重魅力”主题圆桌,嘉宾围绕系列移动影像作品,立足手机影像创作的发展,探讨移动影像与文化表达的共生共荣、彼此成就的新未来。


(新闻图片:圆桌研讨)

vivo影像产品高级总监李卓表示:“vivo影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也取决于创作者。过去几年,vivo通过一系列影像文化活动,鼓励更多人用移动影像来创作的同时,也在通过影像的力量,让更多人在日益丰沛的影像作品中,看到了影像在技术之外的社会人文价值。”

黄文在分享时提到:“手机的便携性与包容性,让人人都拥有了用影像表达的机会。大多数时候移动影像都能很好地完成拍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像语言去观察城市和记录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摄影去推动文化传承。”

傅拥军在分享中提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现代社会中,理应呈现出新的表达,我们应该去捕捉这些既有时代感也充满力量的瞬间。而手机让每个人都可以单手拍出属于自己的影像,这在无形中扩大了每个人参与的可能性,让文化风貌在留影的过程中,也能有更多元视角的表达。”

摄影师严磊长期将城市作为主要的拍摄题材,经常需要在城市中登高望远和走街串巷,他在分享中提到:“在日常记录中,每个摄影师都不想错失重要时刻,手机日益精进的影像技术,不论是在抓拍还是人文相机上的创新,助力我们一拍成片,让我们更有机会捕捉到那个决定性瞬间。”

来自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的周玺,长期致力于昆曲文化宣传,她分享到:“我很乐见有手机摄影这样的工具,让演员面对镜头时也能从容表演,感受不到压力。日常,我们也会选择用手机去拍摄,分享给更多人去感受昆曲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欣赏并感受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命力,活动现场还特别邀请浙江京昆艺术中心进行昆曲《牡丹亭》的《游园》选段表演,手机长焦功能配合舞台模式,捕捉了昆曲舞台唱念做打的精彩瞬间,通过影像展现昆曲古老但历久弥新、美丽而雅致无比的独特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