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世界慢阻肺日:冬季,慢阻肺又到了高发季

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据了解,中国慢阻肺患者达到了1亿。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姜静波主任医师介绍,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这种病症的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通常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相关。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将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而秋冬季节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导致慢阻肺的发病率极大的上升,但是它可预防、可治疗,因此我们要提高意识,关注慢阻肺的早筛早诊早期干预。

长期吸烟,50岁男子查出慢阻肺

华先生(化名)今年50岁,两周前他得了感冒就出现了咳嗽症状。然而这一咳就持续了3星期。一开始断断续续咳嗽并没放心上,尽管吃了消炎止咳药,咳嗽不断加剧,三天前还出现了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这才来到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就诊。


接诊的姜静波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该男子有30年的吸烟史,平常时不时有咳嗽咳痰,晨期为主,症状不重,因此也没当回事。

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呼吸科是国家呼吸质控哨点医院,根据病史特点姜静波高度怀疑华先生可能得了慢阻肺,完善肺功能检查,华先生存在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

“长期吸烟包括二手烟的人群是慢阻肺的高发人群。”姜静波主任解释吸烟通过多种机制对肺部造成损伤,包括引起炎症、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等,最终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华先生平常的咳嗽其实是肺发出的求救信号,感冒加重肺部阻塞的症状,最终出现了胸闷气急。

慢阻肺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长期管理和规范治疗

姜主任根据华先生的症状、肺功能和既往病史等对其全面评估并给与规范化吸入治疗后,华先生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胸闷气急也消失了。但他还不能就此高枕无忧,诊断慢阻肺后要像诊断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一样,需要长期的管理和规范的治疗,预防急性加重带来的风险。

姜静波主任强调慢阻肺气流受限持续存在,并可呈进行性进展,同时也是一种可防治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药物和非药物的长期规范治疗与综合管理,可以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防治疾病进展提并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建议慢阻肺患者要尽早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远离环境污染,加强防护减少粉尘和有害物质的吸入,防止呼吸道反复感染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规律作息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秋冬季节气候交替,呼吸道疾病高发,也是慢阻肺加重急性的高发季,慢阻肺患者尤其要加强预防,以免加重疾病负担。”建议这类市民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加强预防,避免人群聚集,近日冷空气来临,早晚温差大尤其要注意增添衣物以免着凉。

“慢阻肺长期管理中,药物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姜静波表示慢阻肺作为慢性气道疾病,避免不了长期用药的情况。她叮嘱一定要按照医嘱用药定期随诊,千万不要随意增减停药,以加重病情。

她建议慢阻肺患者要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比如模拟吹气球方式的吹气球法,利用腹部的肌肉力量进行腹式呼吸法,还有缩唇呼吸法,以及做呼吸操、练八段锦等,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达到锻炼呼吸功能的效果。

她特别强调要早诊早治,尤其是高危人群要注重日常的筛查。年龄≥40岁,吸烟或长期接受“二手烟”污染;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肺气肿等,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家族史;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长期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等工作;长期使用生物燃料(柴草、木炭等)烹饪、取暖等,这些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通过慢阻肺自我筛查问卷和肺功能检查进行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