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巴林右旗:让“软黄金”变真金!托稳民众繁“绒”生活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立足传统养殖和资源优势,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养殖绒山羊产业种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走进巴林右旗赤峰东荣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干净整齐的圈舍内,膘肥体壮、毛色顺亮的羊只正悠闲地吃着草料。为推进全旗羊产业链发展,2016年,巴林右旗在查干沐沦苏木引入东荣集团,合作建立产业联合体进行绿色生态养殖、绒山羊育种改良、收购羊绒,为农牧民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保障。

查干沐沦苏木沙布台嘎查牧民乌力吉孟,是村上第一个养殖绒山羊的养殖户,目前存栏绒山羊367只。他说:“我养绒山羊五年了,每年东荣集团都会以每公斤平均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元的价格来收购我们的羊绒,每年每只羊光卖羊绒我就赚400多块钱。”

目前查干沐沦苏木绒山羊养殖户达到210户,绒山羊2.82万余只,年产山羊绒20吨左右,有效带动了其他苏木镇绒山羊产业的发展。

“品种改良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刘树才场长介绍。利用现有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2000余只纯种罕山白绒山羊资源优势,年初羊种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羊科技小院,开展了羊胚胎工程和营养评定等方面的科学实验,着力培育“出绒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节粮”等为主要特点的良种绒山羊。

在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敖包图嘎查养殖户吉日木图的羊圈里,旗绒山羊品种改良技术人员和动防工作人员正在为他家的生产母羊进行人工授精。

“改良的好,改良后绒长得快,绒质也好,没改良的羊也就剪个一斤几两绒毛,改良以后剪三四斤不成问题,一斤绒毛比原来能多卖六七十块钱。”宝日勿苏镇敖包图嘎查养殖户吉日木图说。    

自春季开始,巴林右旗养殖品种改良技术人员和动防工作人员持续走村入户上门开展养殖品种改良和饲养技术指导。经过养殖品种改良和指导敖包图嘎查绒山羊存栏1.5万只,山羊毛产16.5吨,收入达360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罕山白绒山羊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巴林右旗制定产业奖补方案、罕山白绒山羊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政策等扶持措施。为确保养殖户能够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全旗培训500名人工授精技术员,开展技术服务入户1000余次,培训农牧民2万余人次。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巴林右旗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图门乌力吉介绍。

截至目前,巴林右旗绒山羊存栏达39.21万只,占赤峰市绒山羊存栏总数的25%,被誉为“软黄金”的山羊绒,正在巴林右旗这片大地上熠熠闪光,羊绒产业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温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