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们家养殖海带的海域被人霸占了14年,你们要给我主持公道啊!”
2023年6月19日,福建宁德霞浦县公安局三沙融合派出所接到辖区渔民老陈(化名)报警求助称,其因海域使用权属问题与同村的小刘(化名)积怨已久,希望民警能介入调解。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纠纷海域现场查看情况,随后,组织老陈和小刘来到三沙融合派出所调解室,耐心地听取双方关于海域使用权纠纷形成的历史渊源及相关诉求。
原来,老陈和小刘是邻居,自2009年起因海域使用权问题多次报警,尽管每次调解都能暂时平息风波,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年来,双方也曾多次尝试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但在海域使用面积上双方都各执一词,存在较大分歧,导致每一次的对话都不欢而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陈和小刘的积怨也越来越深。
经调解员“以心换心”调解,双方终于签订调解协议。 许益民 摄
面对纠纷复杂难解、时间跨度大、群众积怨深的诸多难题,如何实现矛盾纠纷标本兼治、源头化解?三沙融合派出所在不断探索总结“渔港枫桥”的经验中找到了化解方法。
为及时化解这起复杂难解的纠纷,三沙融合派出所将这起矛盾纠纷以红色预警推送至三沙镇综治中心,并启动“2+N”调解机制,联合驻地司法所、村委会、渔业工作站以及省级金牌调解员黄光清成立调解小组,共同探讨化解这起纠纷的有效方案,同时展开了“马拉松”式的调解。
调解小组先后20余次深入双方当事人所在村居,一方面对当事双方海域使用权属进行调查质证,并邀请海域确权专业机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测量,商榷双方海域生产区域分界线。另一方面,积极走访双方当事人及家属,不厌其烦地释法析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以和为贵,共同维护渔港的和谐稳定。
在民警见证下,双方握手言和。 许益民 摄
11月22日,调解小组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来到三沙融合派出所开展调解。然而调解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老陈和小刘因积怨已久,情绪十分激动,对调解工作一度心存疑虑,多次因情绪失控而中断调解。为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调解员果断采取“背靠背”调解法,一方面采取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引导当事人平复激动情绪,劝导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另一方面把握问题核心,寻找矛盾突破口,劝导当事人以解决问题为关键,放下成见。
通过调解员“以心换心”的调解,历经近10个小时,双方被调解员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打动,逐渐意识到,为了这片小小的海域,破坏了多年的邻里情谊,实在得不偿失,最终当事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并签订调解协议。而这一刻,不仅标志着15年积怨的化解,也标志着老陈和小刘两家人重新找回了邻里之间的那份宁静与和谐。(供稿人:霞浦县公安局 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