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旅游组织执委会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阿坝州理县桃坪村名列其中。桃坪村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也是茶马古道、大九寨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这里拥有的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2000多年,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和“神秘的东方古堡”,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诸多称号。
“羌族文化博大精深,羌绣纹样繁复,内容蕴含天地万物,花色斑斓如虹,生机勃勃。在情人的腰带上,羌绣是寓意比翼双飞的燕子……”“释比文化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核心的部分……”“羌笛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笛赋》中就有着‘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的记述……”走进桃坪村,非遗传承人热情介绍羌文化和非遗项目的声音便不绝于耳。
“此次桃坪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是关键因素之一。”据桃坪村“两委”负责人介绍,桃坪羌寨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年”,省级非遗“碉楼营造技艺”“口弦”,以及州级非遗“羌族仪式歌”“挂红习俗”“羊皮褂制作”等多项非遗项目。
对于现存的羌碉营造技艺、羌族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桃坪村健全保护机制,遵循“修旧如旧”维修建筑,采用数字化手段展示。非遗传承人与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留得住、带得走,桃坪羌寨也以此成为民族交流融合的窗口。
据统计,2024年1月到10月,桃坪羌寨接待游客12.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5.42万元,带动桃坪全镇水果收入3904万元,蔬菜收入523万元,牲畜收入895万元,旅游收入约1.2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桃坪羌寨的非遗技艺传承、文旅产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保护和传承羌族非遗文化,走上以民族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道路。”桃坪村“两委”负责人说。
聚焦非遗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发展涉税诉求,当地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正向激励作用,以“问需求”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精准宣传辅导税收政策,确保税惠红利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桃坪羌寨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112户,金额36.48万元,免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32.45万元,享受“六税两费”减半3户,减征税费7.56万元。
理县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居悦表示:“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让我更有信心在羌绣的推广和创新上不断探索,让羌绣不仅在传统服饰上焕发光彩,更在现代生活用品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入选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不仅让当地群众振奋不已,也成为桃坪村进一步吸引世界关注、迈向国际舞台的重大契机。“我们将不断优化税费优惠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政策配送‘定制化’服务,确保税惠红利精准落袋、涉税诉求及时响应。”理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继续致力于“税收+非遗”双引擎,做好非遗故事的“聆听者”、非遗文化的“守护者”和税惠政策的“宣传者”,为理县“非遗”文化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文/柏乐天 图/代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