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将党的先进思想、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深植于校园文化的沃土之中,积极探索“党建+学生活动”新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生工作创新发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担当使命,绽放出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绚丽光彩。
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已有的350名学生党员的学生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深度融合,各二级学院已形成“初心、匠心、凝心、爱心”四心领航、“学·思·研·践”四位一体、“七彩”党建工程、“党建+五育”等系列党建品牌,创新实施“党建+”工作模式,通过专题讲座、红色研学、主题党日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开展党组织生活学习及主题党日活动900余次,各级党组织书记讲授专题党课100余次,通过活动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确保党的声音成为校园最强音。
活动搭台,展现青春风采
在党建引领下,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结合学生党员专业学科特色和实际需要,使学生党员由被动受教到主动求知,把基层党建工作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成为他们口中最喜爱的比赛、最难忘的课程、最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广阔舞台。
以“青春向党,赤色启航”为主题开展活动。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七彩”党建中的“赤”色理想信念教育版块,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根基,打造以“理论宣传二人讲”“党课开讲啦”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地感受革命历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截至2024年11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共计开展宣讲活动38场次,覆盖师生及基层群众超过7000余人次。
以“党员我先行、青春献社会”为导向开展活动。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通过与惠水县好花红镇开展党建共建共享,在平地村开展“学·思·研·践”四位一体党建品牌活动之“党建引领新‘稻’路 助农插秧‘践’初心”助农项目,将主题党日开在农家田间,将党建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党员们在实践中体验农耕的辛劳,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升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助力于当地农业生产,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图为“党建引领新‘稻’路 助农插秧‘践’初心”助农项目)
学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各基层党委开展“四心领航: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快乐童年”普法宣传活动、“情系童心 艺起同行”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红色服务日——“电脑义诊”、党员宿舍责任区等,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等地开展支教助学、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截至2024年11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开展各类志愿实践活动200余次。
以“智慧青春、创想未来”创新开展活动。学校围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现实要求,开展“党建引领·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舞台,指导学生提出创新项目,进行创业实践探索,营造“党员带好头、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比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57项国家级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到创新创业之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图为“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活动)
成效显著,凝聚发展合力
在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党建引领学生活动的实践已蔚然成风,每年开展100余项党建特色学生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涌现出一批党员先锋。“志愿服务时长1051小时,涉及51项志愿服务活动。”这是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袁义同志;“个人软件著作权1个、团队个人软件著作权4个、外观设计专利1个、国家级比赛奖项6个、省级奖项4个、校级证书18个、华为认证鸿蒙软件工程师……”这是2023年贵州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吴亮同志。
接下来,科技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模式,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和内容,将党的先进理论、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学生活动深度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持续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党建品牌项目,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彰显,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供稿人: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