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南铁鹰潭工务段:深山之中,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砍断拦路的树枝,从茂密的树林中钻出,拿着指南针的吴江川眼前豁然开朗。“就是这里了,趁着天还没黑,我们抓紧排查。”

进入冬季的江西省贵溪市龙虎山里寒风凛冽,气温渐低。山中危石因热胀冷缩改变状态,影响行车安全,鹰潭工务段鹰潭路桥车间检查工区工长吴江川带领巡线小队加紧完成沿线危石的隐患排查工作。

吴江川所在的工区管辖鹰厦线江西段75.5公里的线路,沿线共有35座桥梁、13座隧道、198座涵渠、140余处安防设施、400多处路基段及数不清的山头、堑坡和挡墙。他和同事们负责检查铁路沿线设备状态、巡查铁路线旁的山体、清除危石危树,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当日,他们计划对鹰厦线圳上至资溪区段范围内约10公里的山石、安防设备和重点地段进行检查。

在龙虎山深处,首先需要克服的困难是凛冽的山风。山风钻进棉衣袖口、领口,让人全身湿冷。风还能直接影响无人机的正常起降。按照规定,风速超过5级,无人机就不能起飞升空。当天作业,吴江川和同事们的运气不错,开机后,无人机并未提示风速过大。

“风速正常,可以升空,适当提升高度,不要碰到岩石和密林……”三架无人机逆风升空,翻越山头。吴江川不敢有丝毫大意,聚精会神地观察无人机飞行状态。

除了风,信号也是他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山里信号定位弱,一旦飞行距离过远,飞机就会无法返航。“随时注意屏幕上方提示,信号定位弱就飞回来。”吴江川熟练地判断出无人机位置和附近的地理环境,“从无人机传输的图像上看,整体没有问题,我们再对局部山头仔细检查一遍。”

收好无人机后,吴江川和同事们一同登山进行更细致的危石排查。

山路难行。大家徒步向山顶攀去,脚下满是枯枝落叶,身边的山石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划破作业人员的手脚。

一路上,大家时而蹲下身子,观察、记录、对比山石离缝情况,时而举起检查锤,敲击岩体检查风化程度。吴江川不时提醒道:“细节决定工作质量,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从山脚一路查到山顶,他们足足花了半个小时。

“这座山头没有问题,一会儿我们从山的另一边下到泸溪河边,检查路基边坡的情况。”刚上完山,就要下河,吴江川招呼大家先席地休息,就着热水吃起干粮。

再次启程,途经一处主动防护网时,吴江川发现其上端长满了藤蔓。他介绍说:“藤蔓易造成视野盲区,一旦有石块掉落,不易察觉。”说着,吴江川带领同事从检查道上到视野宽阔地带,观察藤蔓处是否有滚落的山石,再根据生长路径,找到藤蔓的根部,砍断藤蔓,挖出藤根。

清理完藤蔓,一行人又马不停蹄下到路堤,检查边坡状态。路堤边坡是列车平稳运行的基础,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声音空洞,就说明边坡有空鼓,一定要注意听。”吴江川边敲击,边提醒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