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变革永远在路上——成都市区域联盟5s教育共同体活动


“五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学校层面的学科融合、课程融合和知识融合。专业教师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边界,增加不同学科任课教师之间的社会交往,增进互学互鉴,提升“五育”能力水平。

日,“5S教育发展共同体”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悦湖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扩优提质,共话教与学变革”为主题的教育创新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武侯区教科院的教育专家、学者和龙江路小学教育集团12所集团校的书记、校长和一线教师代表以及来自成都市区域联盟5S教育共同体的校长和教师代表,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的教师代表也参与了本次活动。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跨学科教与学的新模式、新路径。

image.png

本次活动由张静副校长主持,活动在一群活泼可爱的博物馆小精灵们的舞蹈和来宾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悦湖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泽良致开幕词,他说:“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教育的精髓,更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探索学科融合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卓越。”

随后,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廖俊希开展了《变革永远在路上》的主题演讲。围绕“跨学科教育变革”这一主题思想,分享了学校在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的最新应用案例,在“跨学科学习”“学科融合”等教学模式上的探索与成效,生动展示了教学创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并且展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接下来的说课和课堂展示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来自龙江路小学的李玫老师为课堂展示的李金枝老师的《古诗三首》做了从学科怎么跨,学科怎么互相融合的深入浅出的说课。

龙江路小学的李金枝老师带来了和传统单一学科教学的语文课堂不一样的课,围绕“爱国情怀”这一中心思想,学生通过李老师对古诗“悲、盼、愤、忧、哀”的情绪引导下完全融入课堂带来的气氛,一堂语文课涉及了数学、地理、历史、科学,精彩纷呈,听课的老师们也纷纷叫绝,身临其境,仿佛也进入了几千年前的场景,感受到诗人爱国的悲悯天下的情怀。

image.png

龙江路小学悦湖学校王田主任介绍了杨浩艺老师的课主要依托科研课题开展理论学习和自学探讨,通过主题教研、课堂评比、不断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的过程

杨浩艺老师的展示课,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关卡式的挑战,层层递进的围绕( 水平二 )进行活动 ,本节课特别选曲《马兰花》,用朗朗上口的童谣自然而然带出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通过马兰花背后的故事和马兰花精神培养学生勇敢、勇于克服困难、积极挑战的优良品质以及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龙江路小学悦湖学校余艳主任介绍了伍海秀老师的课:聚焦问题解决,设计“私人订制路线图”“爱心专属讲解词”两个主题学习任务驱动引领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情景导入、明确任务——运用方法、完成任务——再创情境、拓展延伸”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自然地将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凝聚为一个整体,融入多学科学习经验、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伍海秀老师执教《故宫博物院》一课教学中,老师非常注重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充分的教学活动中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课后,来自武侯区教科院的两位教研员体艺所范翔所长、语文教研员杨硕仁老师给与课堂精彩的点评。

活动在中午12时圆满落幕。龙江路小学张利美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今天的研讨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召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落实“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总目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image.png

此次“扩优提质,共话教与学变革”主题研讨活动,不仅为各个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宝贵平台,更为推动5S联盟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共同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携手开创教育新篇章。文、图/川大西航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