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松潘公安不断夯实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深化警务改革,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警务重点主动融入“全域旅游”战略布局,以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为依托,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根本,狠抓特色旅游警务工作,创新打造“旅游警务”新模式,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主动作为抓重点工作,不忘初心履职尽责,保障辖区群众安居乐业,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信任感和满意度,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一体共治,答好服务“民生卷”
松潘县公安局建立“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一体共治,全面充实旅游警务资源,达到旅游警务效率最大化。按照“定时巡逻、安全引导、加强防范”的原则,把警力部署到游客众多时段、防范薄弱时段和便民服务时段,适时开展动态巡逻、涉旅纠纷快速调处、涉旅案件快查快处,涉旅警情快速分类分流处置等工作,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实现旅游警务由点到面的覆盖,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服务。今年以来,松潘县公安局川主寺派出所积极与松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旅游警察大队等部门通力合作,成立多元调解队伍,充分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从源头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共联合组织化解涉旅游矛盾纠纷80余起,当事人满意率达100%,救助游客150余人次,挽回游客经济损失20余万。提升辖区内的防控水平,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全年实现了对辖区各景点、主要街道、路段、重点部位100余处的24小时监控,有效消除治安隐患,让旅游警务实现“可视、可知、可控”,治安防控能力逐渐提升。
多元共处,当好辖区“安全员”
健全“1+3+N”旅游购物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松潘县公安局川主寺派出所以“快速反应、处理不过夜、不耽误游客行程”为工作目标,形成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协调、各司其职、执法有力的多维市场监管体系。与旅游警察大队、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文旅、消防等涉旅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配合,切实畅通旅游咨询投诉渠道,提高执法处置效率,促进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紧密围绕“多元共处、安全有序”目标,突出重点,以面保点,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形成平安和谐的局面。同时,将基层社会治理向旅游警务延伸,推行警民联动防控机制。充分发挥社会治安力量,将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干部组织起来,搭建“专业+综治”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升辖区内见警率、管事率,以高频次、高密度巡逻补盲补漏,织密动态治安防控网,形成巡逻防控动态高频、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严打整治常态长效的局面,将巡防工作与为民服务更好融合,进一步保障游客安全。
加大工作执法力度,创建打造“135”旅游警务机制。服务全域旅游“一盘棋”,始终坚持阿坝州“一州两区三家园”和松潘县“一城两心三地”发展理念,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全力维护辖区内的良好旅游形象,聚焦旅游景区、旅游购物点、特色风情街等旅游治安存在的短板,积极探索整合协调对旅游、综合执法、信访、市场监管等部门涉旅要素的数据接入和整合应用,实现旅游综合秩序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旅游警务工作新模式。今年以来,川主寺镇辖区内现有购物店40余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川主寺派出所组织辖区购物店召开治安管理工作会议5次,进一步加强行业场所治安管理,全面保障社会治安稳定。
上下共联,做好游客“贴心人”
松潘县公安局川主寺派出所以提升“旅游警务”品牌形象为抓手,推出“上下共联、优化服务”新举措,为游客提供优质贴心服务,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率和美誉度。在辖区宾馆、购物店、演艺场所、餐饮店等场所全面推进“四川e码”上墙工作,引导游客积极使用“四川e码”,全面掌握游客上报的各类线索信息、矛盾纠纷,拓宽信息、服务线索收集渠道。
“党建引领”创平安,打造“核心促游”警务模式。着力打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全面增强队伍政治执行力,建设引领型“标杆警务”。把政治建警、党建引领放在突出位置,树立旅游窗口形象,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整合警力资源,做强旅游警察队伍,加大日常巡查和常态化防范沟通,提升旅游市场管理水平,建立“1+4+N”联动调处机制,加强平安旅游队伍建设,规范涉旅警情处置。第一时间处理涉旅投诉、纠纷,打击涉旅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障广大群众和游客的合法权益,用群众看得见的生动实践,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积极探索党建带队建新路径,以高质量党建锻造忠诚警魂,切实发挥好基层派出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进一步实现警力下沉、警区前移、警务前置,共同开展巡逻防控、治安清查、反诈APP安装等工作,着力打造实战、实用、高效的旅游警务工作体系。(松潘县公安局川主寺镇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