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贡钠电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一系列钠电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相关项目落地。作为四川率先把钠电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自贡市积极布局钠电产业新赛道,多点发力,聚集起一批全国钠电产业头部企业,全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自贡市税务部门紧盯钠电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政策输血”和“服务活血”上持续发力,全力服务钠电产业在新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因盐而兴 发展钠电“家底儿”厚
钠电即钠离子电池,是一种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运动实现充电和放电的电化学储能设备。
“钠离子电池相较锂离子电池而言,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高低温下性能表现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应用场景涵盖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低速车、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发展前景可观。”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电池科学家宋春华说。
自贡以盐兴市,素有“千年盐都”的美誉。据统计,自贡探明岩盐资源量70.26亿吨,拥有20万吨纯碱、60万吨烧碱产能指标,可为超过100GWh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提供原材料支撑。依托资源优势,自贡市围绕以钠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坚持“锂电光伏做配套,钠电储能做龙头”的差异化发展定位,已成功引入兴储世纪、珈钠能源、容钠新能源、广德青钠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日前,深圳珈钠能源年产10万吨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产,全面建成达产后,该项目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5亿元、年税收约1.75亿元。
“我们这个项目是自贡首个‘签约即拿地开工’的产业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自贡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海满表示。
“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为了跟上企业的“自贡速度”,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制定专属涉税服务方案,建立全生命周期涉税服务模式,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
“税务部门从项目开工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解读相关税收政策,对我们可能遇到的税费申报问题、涉税政策问题进行详细介绍,优良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我们在自贡扎根发展的信心。”自贡珈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主管谢映丽说。
近年来,自贡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以钠电全产业链为代表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数据显示,目前全市签约钠电储能项目31个、总投资约4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9.5%。
立足创新 建设全产业链集群
走进位于自贡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的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作,各个生产环节衔接紧密,一批批钠电储能产品经过组装、打包后被运往意大利、英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兴储世纪是全球知名的光储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提供商,2019年企业落户自贡高新区。2023年,公司500kW/1MWh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成功投运,成为四川首个成功投运的钠电储能示范项目。
作为聚焦钠离子电池及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的企业,创新是安身立命之本。“所有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好在税收优惠为我们‘减了担子’。”兴储世纪的财务负责人蓝燕说。
为了让企业精准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增强钠电行业创新发展信心,自贡市税务部门围绕企业关心的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研发费用归集、辅助账设置、申报表填写等内容,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政策宣传,一对一答疑解惑。
“公司2023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52.08万元,这有力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了钠电产品创新能力。”对于这笔政策支持账,蓝燕算得很清楚。
如今,兴储世纪已拥有钠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其中,“钠离子电池最优化成流程制定方法”获评国家专利,“应用于兆瓦时风冷储能系统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在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中获奖。随着5GWh/年钠离子电池项目一期即将交付投产,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年税收1800万元……
据统计,2023年度,自贡新型储能企业研发投入约2.3亿元,平均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超过总收入的4%,重点聚焦钠电储能和熔盐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包括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向。截至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954件,实用新型专利3091件。
同时,自贡引入行业重点企业,规划布局骨干型、支撑型项目,自贡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将钠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率先打通的城市。根据规划,到2030年,自贡钠电储能产业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建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产业核心承载区。
国家税务总局自贡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阳萧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全力护航、全程跟踪、全面服务钠电产业发展,保障绿色能源源源不断。(黄柳 钱思琪 陈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