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2024 长三角创新案例企业 TOP50 揭晓: 谁是真正的创新领航者?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4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23万亿元,占全国的四分 之一,经济态势稳中向好。长三角企业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中勇做科技和产业创新的突击队,助力推动高水平开放,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12月28日,2024 长三角创新案例企业 TOP50(简称:创新案例 TOP50)媒体发布会在上海召开。50家优秀的长三角创新企业从 3800 多家候选企业中脱颖 而出, 是长三角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的充分展示,更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区域的率先实现提供了生动例证。

创新案例企业 TOP50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每个板块按企业名称拼音顺序排序

首创中国创新样本研究模式打造新时代创新指南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商创院)秘书长兼常务副院长蒋斌介绍, 知新工程是由商创院发起设立,  复旦管院全程学术支持,  东方财富战略支持,近百位专家学者及超 50 家创新头部企业联合参与的公益项目。意在挖掘长三角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创新案例和标杆样本,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 赋能中国创新,  弘扬创新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项目 于 2016 年筹划立项,历经八年沉淀,已成为周期最长、范围最广的观察中国创新标杆的示范性品牌。目前连续完成 7 届筛评,每年选样入围企业由 300 家达到 4000 家, 入选案例超 300 家,甄选样本超 100 家, 传播声量超千万,已进入全国 500 余家院校图书馆,并进入长三角乃至国家级的智库机构,以及金融投资单位和发改、经信和商务等政府相关部门,持续提升品牌与样本企业的影响力,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风向标与潮流。

近两年开展“双百计划”,将企业家请进院校课堂,  把教授请进企业,  让鲜活的创新案例进入学生教材,希冀三年努力,达成百所高校和百家企业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双百目标”;并从商学院逐步拓展到计算机、医学药学、人工智能、 材料等专业学院,推动专业领域的产学研共建。目前已拜访 50 余所院校,成功  与近 20 余家院校和企业达成共建单位,组织 60 余场活动,影响数万师生,深  受企业、高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并成立首家产业创新实验室, 开创研究、孵化、 人才、学术研讨四位一体的独有协同创新模式。“计划 2025 年开始, 创新案例向  多领域扩展, 特别是绿色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科创、城市创新、医疗教育等,  以十年之功助力文化自信的构建。”本年度入选的企业案例将进入院校、企业和  社会, 成为创新探索者的优秀读本和创新指南,  以及知名学院的教学案例。商创  院将赋能并推动与更多的政府、学术机构及同行企业深入交流与合作, 提升企业  的品牌影响力,  传播创新文化,  企业家创新精神,  持续促进新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浪潮。

科学筛评,历时 3 月、5 轮筛评

创新案例 TOP50 是商创院品牌项目—知新工程子品牌,从 2023 年度正式  独立发布。商创院创研中心负责人、知新工程总统筹段谟轶介绍,经 3 个多月、 5 轮筛评、65 位产学研专家学者交叉评审, 2024 长三角创新案例企业 TOP50 从3800 多家优秀候选企业中脱颖而出。

产学研融合评审:65 位权威专家聚焦创新文化

通过科学的评审流程和创新的多层次交叉评审方法, 确保了评审结果的公正 性和权威性。本次评审根据企业行业属性分为 11 组, 每组配置产、学、研专家从 不同维度进行研讨甄选。特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 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计算机协会、上海生物医药协会、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等高等学府教授及行业专家,中金资本、安永简中国)、申万宏源、天风证券等机构单位资深专家,以及 圆通速递、恒瑞医药、迪安诊断、信达生物、连连数字、微医集团、科百特、优刻得等创新龙头企业的创始人、技术官及科学家等参与评审。

区域创新:协同创新效果显著,浙江 32%领跑

长三角三省一市共绘一张图、同织一个梦,将长三角创新的底色越擦越亮。 据相关数据显示创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 3.2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 0.7  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 76.20 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 2 倍。  长三角大型仪器共享数量达到 4 万多套、价值超 522 亿元,为推动开放创新合  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人、财、物的加速汇聚,  为三省一市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  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次创新案例企业 TOP50 中,浙江共有 16 家企业跻  身榜单, 成为入围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  相较于去年,  增长率达到 78%。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  安徽省在本次创新案例企业 TOP50 的评选中表现出色,共有 6 家企业上榜,占总上榜企业的 12%,与去年相比,增长率达到惊人的 100%。

入围城市:多点开花,数量大大扩容

在本次入围企业所在地区中, 上海与杭州的企业数量占比相较于去年略有减  少。较之去年, 新增了宁波、嘉兴、宣城、台州、临海、连云港、江阴、湖州、 丹阳等九个城市, 说明当前科创发展战略实施成果已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趋势。本  年度入选的企业中,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基本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城市, 显示出该产业领域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产业特性: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比重大幅增加

长三角地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并推动跨区域合作布局,  提升区域产业链耦合度。本年度入选的企业中,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比重较往年显著上升, 而生物医药领域的 比重则明显下降。数字科创和新能源领域虽外部热度不减,内部却呈现出冷静态势,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产业发展趋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评审专家代表圆通速递副总裁、长三角国际流通创新中心主任相峰表示,连续两年参与创新案例企业 TOP50 评选,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社会 进步的关键力量。今年,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企业创新的显著特征,众多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展现出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外市场的协同与拓展,通过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也为未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供稿人: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 唐小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