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落实甘肃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30项行动”,1月3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印发《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为全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其中,要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使其成为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力量。强化“双培双带”机制建设。把党员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把学科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学科带头人不断进步。
《方案》从“聚焦政治建设,做到四个联系,四个一致;聚焦思想建设,深化六项教育措施;聚焦组织建设,实施五项强化措施;聚焦作风建设,聚焦四个持续强化;聚焦纪律建设,恪守六大纪律要求;聚焦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六项建设任务;聚焦党建引领,推进九项重点工作”等7个方面明确40项具体任务。支部参与科室的人才引进、外出进修、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重要事项的决策。构建纪委、支部、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动沟通机制,细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监督检查等各项措施。深化理论学习教育。各党支部通过确定主题、固定时间、明确内容和目标等形式,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组织生活,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常态化;深化个人自学教育。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职责,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网络学习平台和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学,提高观大势、谋大局、促发展的能力。
《方案》明确,聚焦组织建设,实施“强化支部组织体系建设、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强化‘双带头人’制度建设、强化‘双培双带’机制建设、强化群团组织建设”五项强化措施。支部建在科室,根据专科建设和业务职能,成立党总支委员会,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党总支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机制,推进科室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着力增强“双带头人”综合素养,使其成为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力量。强化“双培双带”机制建设。把党员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把学科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学科带头人不断进步。坚持党建带群建,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完善党外人士参与和监督医院重大院务决策机制,凝聚干事创业的合力。
同时,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强化行政就是服务,全院服务临床,临床服务患者的理念,有力落实“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等改善就医感受的系列举措,真正把人文关怀贯穿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着力解决干部职工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等问题及对待患者生冷硬、诊疗工作不规范等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从严控制会议数量、时间和参加人员规模,从严控制各类文件;坚决整治履职不力、作风粗暴、推诿扯皮等执行梗阻问题;治理微信工作群多、通知提示多、填表报数多等加重临床负担等问题。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跟踪反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和职工的幸福感。
《方案》明确,聚焦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中层干部培训力度。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围绕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和评价等全链条管理,制定全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抓好专家智库建设。制定并实施柔性引进专家方案,建立中长期柔性引进专家库,通过预约门诊、教学查房、科研项目指导与合作、手术示范带教等多种方式,带动和提升专业技术队伍整体能力上水平;落实中肿专家柔性引进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教研水平。抓好培养机制建设。充分借助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政策优势,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动员和鼓励优秀青年骨干,通过在职教育、报考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等方式,加强学习,提升学历,增长本领;加大学科及团队建设支持力度,制定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动态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推进行政、业务、医技等科室定岗、定编、定职责,加快推进行政职能科室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试点推动业务科室实行大中心制,“两个院区”的人员统一调配和轮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方案》明确,聚焦党建引领,推进“九项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强化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有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落实“十大工程30项行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在全省巡回开展“重大疾病早筛早诊早治行动·肿瘤防治走进市州”系列活动。落实落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号管三天”“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等改善就医感受系列举措;推进战略绩效改革;推进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注重临床与科研的多学科联合,加速推动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建设。发挥中肿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临床科研等方面有新突破;推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推动新院区与中肿实现“六个一体化”(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后勤保障、文化建设)发展;推进全省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甘肃省癌症中心”的优势,推进在市、县两级成立肿瘤防治机构,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肿瘤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服务体系;推进专科服务品牌建设。利用中肿的优质医疗资源,全力推进肿瘤性疾病的重点学(专)科和专科(技术)联盟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专科(技术)联盟的优势,打造品牌专科,带动医院整体技术品牌成长,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进文化内涵建设。将文化内涵建设贯穿于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形成推动全院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软实力。(王耀 穆轶乾 裴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