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全国首个获批的亚微米级创新牙龈修复材料:苏州造!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功完成了西南首例使用亚微米级创新牙龈修复材料开展的无供体牙龈修复手术。这一手术由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副主任医师伍颖颖主刀,采用国内首款获批的Ⅲ类创新牙龈修复膜。此次微创手术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美观、安全、舒适的牙龈治疗新选择,也彰显了科技创新在健康老龄化领域的积极作用。

而此次使用的创新型材料创新型牙龈修复膜,则是由苏州企业诺一迈尔自主研发生产,它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口腔植入类创新医疗器械,同时也是自2014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施行以来,该领域的标志性突破,并获得国家权威认可。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口腔修复膜、口腔用骨填充材料、膨胀止血海绵等产品均已获批上市。

苏州医疗创新企业探索牙龈修复新方向

作为国内首款获批的Ⅲ类口腔创新医疗器械,亚微米级牙龈修复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明胶和聚己内酯制成利于细胞粘附增值的三层复合膜。膜中明胶纤维达到亚微米级,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五十分之一或更小,比人体红细胞还要小6-8倍,能够为细胞的爬行和增殖提供理想的微环境。细胞在生长时“抓住”亚微米级纤维更为轻松,从而加速修复过程。

新型材料水化后,可变为与人体自体牙龈组织相似的形态与质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的自身组织实现紧密贴合,无需额外取患者软组织作为供体,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牙龈修复中“二次创伤”的风险。伍颖颖医生表示,新型牙龈修复膜相当于一个三层的支架,引导周围种植体周角化粘膜的爬行再生,让手术变得更简单,可以将传统手术时长缩短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不良愈合发生的可能性。

在本次手术中,创新材料顺利引导患者牙龈组织再生,既减轻了手术痛苦,也实现了天然牙龈的美学效果。为许多原本因担忧传统手术创伤而犹豫不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创新科技助力健康老龄化

中国社会正迈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口腔健康已成为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外观,还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由于缺牙,很多老年人咀嚼效率大幅下降,直接影响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引发一系列全身疾病。瑞士一项针对全球1万名中老年人的研究表明,牙齿健全者的平均寿命比缺牙者长11.7年,这足以说明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然而,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老年人口(65-74岁)的牙齿缺失比例高达86.1%,牙周健康率不足10%,牙龈退缩、先天或者长期炎症等软组织问题给缺失牙修复及种植等治疗带来隐患。

新型材料的出现,响应了国家“健康老龄化”的号召,通过科技创新让牙龈退缩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舒适的治疗选择。

据悉,未来这款亚微米级牙龈修复材料将逐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医疗机构落地使用,帮助受到口腔健康困扰的患者恢复健康,重新找回笑容和自信,助力中老年群体享受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