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福建长汀宣成:司法赋能 法润军心筑牢基层法治堡垒

曾经,他们身着戎装,在保家卫国的征程中,用热血与青春铸就钢铁长城,守护着祖国的山河与人民的安宁。如今,他们卸下军装,回归故里,但那份在军队中锤炼出的坚毅与担当从未褪色,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投身于基层法治建设的新战场,成为司法所精心培育的“法律明白人”,为筑牢基层法治防线贡献“军力量”。


戎装虽解,初心不改,踏上法治新征程

近年来,福建省长汀县宣成司法所积极搭建平台,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计划,为退役军人开启了一扇通往法治新征程的大门。从系统的法律知识讲堂,到实战性的模拟调解实训,从宪法、民法典等基础法律的精讲到乡村振兴法律法规的深入解读……,通过全方位武装,帮助老兵顺利实现从“战场”到“法场”的无缝衔接,熟练掌握法律要义与调解技巧,在基层法治建设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我一直想找个机会继续为家乡做点实事。看到司法所招募‘法律明白人’,我觉得这就是我要找的新战场。”宣成乡寨背村“兵支书”吴山东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去年以来,宣成司法所为不断壮大优化“法律明白人”队伍,吸纳了3名老兵加入任村级调解员,他们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成为村里的“活地图”和“百事通”,主动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为保宣成平安和谐默默耕耘。

“兵支书”吴山东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


普法之路,“声”入人心,变身法律知识传播者

在宣成乡下畲村的乡村小道上,退役军人杨盛明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村里的大礼堂走去。每季度杨盛明都会在下畲乡村大礼堂为村民开展普法知识讲座。

“乡亲们,今天我们来讲讲民法典里关于婚姻家庭的那些事儿。比如说,夫妻离婚后财产怎么分,子女的抚养权归谁……”“就像咱村的老王家,前阵子因为儿子结婚彩礼的事儿闹得不愉快。按照法律规定,彩礼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返还的……”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纷纷点头,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杨盛明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退役军人杨盛明为村民普及民法典知识


退役军人池坤亮也常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上,定期在“开学第一课上”给孩子们普及法律常识。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述着法律的重要性。“在部队的时候,纪律就是我们的准则。在社会上,法律也是一样,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比如说,我们不能随意欺负同学,这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严肃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间,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法律的敬畏。

老兵的声音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宣成乡村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尊重法律,为基层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矛盾前沿,以“法”为刃,勇当纠纷调解急先锋

矛盾纠纷犹在农村如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波澜。而退伍老兵们凭借着过硬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化身“法律明白人”,一次次巧妙地化解矛盾,为建设美丽乡村保驾护航。

2024年11月的一天,宣成乡畲心村张某和李某两家因土地界限问题僵持不下,持续的争吵让多年的邻居变得形同陌路。老兵调解员张六德得知后,召集村中老干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调解,联合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召开调解会,巧妙运用历史上著名的“六尺巷”的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进行说情通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法”“理”“情”三管齐下,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土地纠纷,邻里关系重新向好。

司法所工作人员(左三),退役军人“法律明白人”张六德(右三)化解土地使用权纠纷


去年以来,宣成乡退役军人“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3起,参与普法宣传和法治知识讲座30余场。他们凭借着扎实的法律知识、丰富的调解经验以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成功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纠纷,随着宣成乡退役军人“法律明白人”队伍的不断壮大与成熟,宣成乡基层法治建设的新篇章正徐徐展开,真正让老兵调解工作“红”起来、“活”起来、“亮”起来。(文、图/洪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