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小”虫子破解易腐垃圾处置“大”难题 打开生态化“变废为宝”新局面

老百姓一日三餐产生的餐厨垃圾,果皮菜叶、剩菜残渣等极易腐败发酸发臭、滋生蚊蝇等有害生物和传播疾病,如何做到无害化生态处理?近日,在浙江杭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群特殊的“虫虫特工队”——大蠊,靠着自己的看家本领“吃”,每天消耗5吨易腐垃圾,已成为帮助化解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难题的“好帮手”。

“ ‘虫’不可貌相,别看大蠊如此小小身躯,一只大蠊每日的进食量可达其自身体重的50倍,更重要的是,这一处理过程不会产生臭味和废气,能够有效减少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浙江杭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天介绍,通过搭建“餐厨垃圾+昆虫养殖”生态产业链模式,该城乡易腐垃圾生态协同处置昆虫资源转化示范基地已实现日均处置5吨易腐垃圾,年处置900余吨。

此外,培养出来的大蠊成虫还可加工成畜禽饲料、宠物日粮、高档水产饲料功能蛋白饲料源、高端鱼饲料等,具有低耗能、低排放的特性与优势,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工具。

作为生物处置易腐垃圾的倡导者,浙江杭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和应用生物养殖及再生资源利用技术,成功攻克了利用生物养殖来处理易腐垃圾方面的多项难题,创新研发出高密度、规模化与小型化、工厂化、自动化的昆虫(大蠊)养殖技术。同时,创新提出通过添加秸秆等方法以吸收易腐垃圾中多余的“污水”,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秸秆和各种易腐垃圾处置所带来的污染和安全隐患,还能够充分利用易腐垃圾中的有机物质,真正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并重的产业化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