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的“红色引擎”
在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东沙湖社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垃圾分类作为关乎环境与民生的重要工作,在社区的精心谋划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四步走”之路。东沙湖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将党员的先锋模范力量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让党旗在垃圾分类工作一线高高飘扬,为整个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引领垃圾分类工作的“红色引擎”。
“四步走”工作法,打造垃圾分类新模式
第一步:集中学习,筑牢理论根基
社区组织社区党员、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楼道长等人员参与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法规、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等知识,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步:广泛宣传,文明行动进万家
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注重典型引领、正面引导、现场指导,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垃圾分类社会氛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宣传,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网格微信群、未来社区小程序等进行线上宣传,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彩页等开展线下宣传。
今年以来,共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4次、悬挂宣传横幅12条、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并充分利用“网格议事”、“3·5学雷锋志愿服务”、“金秋重阳至,情暖东沙湖”重阳节便民服务广场活动、老年电大、暑期小候鸟夏令营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余场。让垃圾分类从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的挑战,点燃了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之火。
第三步:趣味游戏,加深实践体验
趣味游戏环节则是让参与者在欢乐中体验垃圾分类。社区精心设计了大转盘、快问快答、废物利用创意制作等富有创意的游戏,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融入其中。这些游戏让参与者在玩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垃圾分类的实践体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大家在游戏中感受着垃圾分类的乐趣。
第四步:入户动员,深化环保意识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深入居民家中进行动员。他们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详细的指导和建议。这种贴心的服务,让居民深刻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深化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使垃圾分类真正走进每一个家庭。
每月一次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东沙湖社区将垃圾分类专项活动固定为每月一次,这一模式为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长期坚持,让垃圾分类成为社区工作的常态,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这种长效机制不仅保证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连贯性,也让各方参与者形成了习惯,成为社区环保工作的稳定力量。每一次活动都是对前一次的延续和深化,如同接力赛一般,一棒接着一棒,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多方参与,汇聚垃圾分类强大合力
东沙湖社区垃圾分类“四步走”工作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社区党员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宣传和践行垃圾分类;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发挥资源优势,为活动提供支持;小区物业公司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做好垃圾分类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楼道长、居民代表则发挥贴近居民的优势,积极动员邻里参与。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如同握紧的拳头,有力地推动着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成果显著,居民环保意识大幅提升
经过持续努力,截至目前,东沙湖社区已开展垃圾分类活动40 余次。这些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居民环保意识的显著提升。现在,社区内每一次垃圾分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单一形式,而是将所学内容充分运用,让与会人员成为传播者。居民们从最初的“要我分类”逐渐转变为“我要分类”,低碳生活、绿色理念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区内垃圾分类的氛围日益浓厚,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成为社区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东沙湖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四步走”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环保之路,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工作中,社区将继续坚持这一模式,并不断完善和创新,让绿色成为社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让东沙湖社区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