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岸阔,奋进风来。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中,三秦大地处处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浪潮。
作为省属法人银行,秦农银行在服务现代化陕西建设进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有秦农 情意浓”。
2024年末,秦农银行资产总额4600亿元,各项存款3500亿元,各项贷款2320亿元,净利润19亿元;
先后入围全国“城区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示范行”50榜单、“2024陕西100强企业”,获得“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支持陕西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
在2024第四届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金誉奖”评选中崭露头角,成为唯一获得“卓越投资回报银行”奖项的农商机构;
全面完成全行统一法人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吸收合并工作,蓝田支行和周至支行正式挂牌开业;
作为全省唯一具备国内信用证业务开办条件的农商银行,成功上线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跑出发展的‘秦农速度’,一个个闪耀的荣誉诠释了发展的‘秦农实践’。不忘来路,向‘新’而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陕西金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农银行用10年的时间,以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金融担当奋进的答卷。”秦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彬坚定地表示。
奋力提升全行经营质效,于科学规划中构建战略新格局。秦农银行聚焦“五篇大文章”,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准把脉,苦练内功,切中肯綮,积极明确发展方向与路径,不断打造新业务新生态,全面统筹安全与发展,在找准服务实体经济与谋求自身发展的结合点中发展、壮大。
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第四届农商银行董事长圆桌会顺利举行。
党建引领 彰显金融服务“新担当”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新高度,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新赶考路上,秦农银行坚决有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把党建作为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法宝,激发金融服务先锋力量,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以党建领导力提升“红色竞争力”,持续强化党对全局工作的统筹引领。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专题研讨,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确保秦农银行改革发展行稳致远。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各级党组织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辅导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良好氛围。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全行基层党组织优化调整工作,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40个党支部被陕西省直机关工委评为省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被陕西省委金融工委评为省管金融企业“一类”党支部。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2024年,秦农银行前进步伐铿锵有力,服务区域硕果累累。深化“三个年”活动,对接支持省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链“揭榜挂帅”活动。成立客户服务管理委员会,支持省级“34+8+8”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高效审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大关。丰富负债产品体系,同业存单及中间业务收入均创历史同期新高。研发推出“秦科创”8款特色信贷产品,营销对接省市重点项目18个。全年累计投放实体贷款1192.16亿元,用金融“活水”助力三秦经济高质量发展。
秦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彬一行调研区县“三资三化”监督管理运营服务中心。
秦农银行联合杨家村社区在明德门遗址公园举办“树敬老之风 促社会文明”联谊会。
三资三化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秦农银行始终坚持“乡村振兴的主流银行”目标,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主责主业,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和“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深耕“三农”领域,积极助力建设“三资三化”管理平台(三资,即农村的资产、资源、资金;三化,即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有效实现了资产管理由治理效能向发展动能渐进转化。
“三资三化”平台通过对农村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积极推动集体资金增量、资产增值、资源增效;赋予其“三资”监管、产权交易流转、银农直连等三大系统功能,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实现强村富民,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谋定本源,精耕不辍。截至2024年12月底,该行已建成177个“三资三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实现西安市所有涉农街道(镇)全覆盖,为西安市252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此外,借力“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平台,持续推进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走深走实,累计向市场交易主体授信4笔共2.1亿元,进一步缓解农村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推出“兴农e贷”“收粮贷”“民宿贷”“冷储贷”“全季西红柿产业贷”“惠农光伏贷”等区域性特色化涉农信贷产品,多维度满足“三农”发展及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三资三化平台建设”“收粮贷信贷产品”成功入选《品牌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2024)》年度优秀品牌案例。“兴农e贷”产品成功入选“2024陕西省数字金融典型案例”。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银企对接洽谈会暨“金融骨干驻村入社区”活动顺利开展。
五篇大文章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秦农答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秦农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骨干力量,在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积极努力、扎实出招,优化高质量金融供给,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工作方案》,不断为“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水、疏通血脉,奋力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做实“科技金融”文章,培育发展新动能。近年来,秦农银行紧紧围绕西安“双中心”与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省内科技企业园区及重点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12月末,支持“秦创原”信贷资金余额超105.33亿元,有力地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不断融合。此外,该行还加入陕西科技创新投资联盟,成功申请成为省科技厅“秦科贷”合作银行,连续多年获邀参与省“双创”大赛金融尽调工作,持续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帮扶,满足融资需求,获评西安市科技金融服务工作“优秀合作银行”。
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秦创原”总窗口入园企业之一,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该企业相关人员表示:“项目研发过程的融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多亏了秦农银行,我们的项目才能进行得如此顺利。”秦农银行在了解到该企业的融资需求后,迅速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通道”,从收集资料到发放贷款仅用了3个工作日,彰显了支持“科技金融”的“秦农速度”。
做深“绿色金融”文章,赋能绿色新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秦农银行聚焦“双碳”目标,深度融入陕西绿色发展大局,截至2024年12月末,秦农银行绿色贷款余额86.67亿元。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20亿元,共持有绿色相关债券42只64.07亿元。2024年投资绿色金融债券8.72亿元。数据的背后,是责任,更是担当。
近年来,秦农银行组建绿色金融服务工作组与绿色金融顾问团队,汇聚优质骨干力量,深化政企银三方合作,大力创新创优金融服务,促进绿色业务合规稳健运行。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成功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成为西北地区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法人银行。印发《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23—2025年)》,从战略层面提升绿色金融理念,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及支持保障措施等内容,不断健全完善本行绿色金融服务机制。
做细“普惠金融”文章,奏响服务新旋律。2024年7月29日,秦农银行与陕西省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助力陕西民营企业融资及陕西低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该行进一步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效能,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秦农银行已在23家一级机构实现“普惠小微专营团队”全覆盖,成立秦农银行总行专职审批团队,在严控风险前提下,保障普惠信贷高效审批。在丰富产品供给方面,秦农银行总行成立了产品研发管理委员会,推出了90余款在线金融产品,实现了市场金融需求的快速响应。在全面惠企利民方面,秦农银行充分运用各类货币金融工具,优化行内FTP计价机制,强化内部成本控制,为小微企业留出更多让利空间。此外,数字化零售信贷产品“秦臻贷”成功上线,满足客户灵活、多样化消费金融需求。
陕西宝正机械有限公司,专注于制药设备制造,随着企业规模扩展,资金需求逐步增加。秦农银行了解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了流动资金贷款,助力企业顺利推进生产线扩张。宝正机械负责人表示:“秦农银行的资金支持解决了我们面临的燃眉之急,使得我们的生产线扩张计划顺利实施。”
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余额近1000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累计投放普惠小微贷款超400亿元,近3年平均增速超15%,客户数突破1.8万户。
做优“养老金融”文章,关爱守护“银发族”。秦农银行深入贯彻“金融为民”理念,积极开拓布局“银发经济”蓝海,逐步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如今,全行实现全辖网点适老化建设全覆盖工作,已建成“适老化支付服务示范网点”49家,“适老化支付服务达标网点”312家。多家支行先后荣获省内首批“适老化支付服务示范网点”、陕西银行业“优质服务十佳单位”“优质服务体验基地”等称号;总行营业部还荣获陕西银行业“服务老年人特色网点”称号。
秦农银行与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举行“警银联动 守护幸福生活”启动仪式。
此外,秦农银行还着力打造社区金融服务驿站,构建社区生态圈,提供“金融+非金融”服务,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客户提供包括生活关爱、精神慰藉在内的全方面志愿者服务。尤其是通过“银龄计划”“暖阳爱心天使”等服务队伍,为更多老年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
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累计提供上门服务4804次。通过助农E终端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助农取款、社保缴费等金融服务,该行共设置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496个,累计交易37.44万笔,累计交易金额5.23亿元,覆盖西安市高陵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及周至县、蓝田县等区域,主要提供自助查询、助农取款、助农现金汇款、助农转账汇款及特色缴费等功能,有效改善了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不便的问题。
秦农银行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的探索不止于此。与陕西大兴医院、西安滨河荣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医疗机构合作,支持当地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和适老化建设,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特别是在未央区,秦农银行与西安市未央区卫生健康局合作,共建“未央区基层医疗卫生聚合支付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体检、慢性病随访等服务,切实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在临潼区,秦农银行与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联合开展“警银联动 守护幸福生活”活动,通过加强警银合作,关注老年群体的金融安全。打造“党建+金融+政务”的社区金融服务品牌,秦农银行进一步履行好社会责任,守护老年人群体的财富安全。
在产品创新方面,秦农银行以老年客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金融产品,丰富服务场景。2024年5月,推出了“银发族”专享大额存单产品,凭借存款保险保障,低风险且多期限等灵活优势,帮助老年客户更好地进行财富规划。自产品发行以来,市场反响热烈,截至2024年12月末,60岁以上客户已达235.96万户,“银发族”专属大额存单余额达6.97亿元,养老类储蓄产品规模持续增长。
做透“数字金融”文章,激发转型新活力。秦农银行发力数字金融建设,全力推进“秦领工程”项目,数字化转型稳步向前。值得一提的是,秦农银行数字化转型与IT规划项目荣获“2024中国国际金融展金鼎奖——科技赋能业务创新案例奖”,作为省属企业中首家设立一件事政务服务驿站的银行,首次实现自主建成新一代票据业务管理系统,助力“数字经济”力度显著增强。
让秦农“情”更浓。2024年伊始,“秦农色彩”闪耀于城市的街头巷尾、荧屏内外。从参与“丝路春晚”到以“丝路送福官”的身份为来往游客送去新年祝福;从再次冠名大唐不夜城主灯到“吉祥龙”与“甲骨福文”相融合的创意获得央视新闻直播节目近2分钟的持续关注。发布“六三三五”秦农银行管理理念体系,成为指引秦农人奋斗前行的标杆。
秦农总行营业部、西咸支行营业室荣膺2024年“全国农信机构百佳特色网点”,以暖心金融服务温暖客户。参加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展示秦农银行坚守本源、根植本土的使命担当。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第四届农商银行董事长圆桌会”,持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农商力量”。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站在新起点,全体秦农人将牢记金融为民使命,不断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干劲,立足陕西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朝着打造全国一流农商银行目标阔步前行,为奋力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多力量。(供稿单位:秦农银行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