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2024年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盘点

2024年,金花桥街道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区域特征,探索有效路径,不断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守好“主”阵地,凝心铸魂强根基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学习17次、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9次,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宣讲79场次,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130余次。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专题学习、警示录和忏悔录学习89次,观看警示教育片63次,参观法纪教育(廉洁文化)基地18次,覆盖党员1500余人。

织密基层组织体系,顺利完成街道机关退休党支部等41个党支部换届,吸收发展15名预备党员,优化调整社区网格党组织17个,持续做好对新兴领域群体的“联系、服务、凝聚、引领”,全力以赴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有形有效覆盖。

抓实党员教育培训,依托微党校“中心校”阵地资源,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小板凳宣讲”等党员教育活动65次。多方联动打造街道首家家风学堂,开展教学活动30余场。

二、扣紧“主”链条,压实责任促担当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4次,排查廉政风险点416个、制定防范措施447条,修订完善拆迁工作、“三资管理”等领域机制7项,为落实责任提供了“施工图”、“责任表”。

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9次,分层级全覆盖开展政治谈话,抓早抓小纠治“三性”问题15个。

从严抓好巡察整改,街道、社区上下联动、贯通协同、压实责任,完成整改销号252个,不折不扣抓好巡察整改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健全“微”阵地,党建引领聚合力

建好用好党建阵地,多方联动打造龙门锦苑安置小区党群服务站,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武侯暖新”关爱服务阵地10处。

优化网格治理单元,设立9个总网格、划分41个一般网格、228个微网格,推动9名社区书记担任总网格长,选聘41名专职网格员,选拔228名楼栋长。

落实网格事件处置,专职网格员、楼栋长通过“大联动微治理”“蓉e报”“小武生活”多渠道发现上报问题诉求,全年“微网实格”社会治理平台(大联动微治理平台)受理上报事件7144件,动态办结率100%。

创新探索治理机制,顺丰公司党委探索形成“双线”融合流动党员管理模式,芙蓉园社区形成“微邻网事·芙蓉善治”“1+3V+N”社区治理新模式,开展N个涉及社区平安、民生服务的项目及志愿者队伍,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四、凝聚“微”力量,赋能减负增动力

强化基层人才储备,培育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9人,培育社区“两委”后备力量25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39名,培育志愿服务队3支。依托社区安全课堂,线上线下组织微网格员赋能培训50余场,精心打造“五个课堂”,开展社区工作者提能培训5次。

强化网格社群互动,积极回应居民诉求,网格事件办结率达100%。利用居民楼栋群推送惠民政策、便民资讯等3000余条,常态化开展安全“碎碎念”宣传。

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基层减负赋能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全面规范社区挂牌和出具证明事项,清理挂牌20余处。

五、深化“微”自治,共建共享添活力

搭建共商共议平台,依托“爱邻(20)议事日”做好人民建议征集,组织辖区各社区在小区院落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6场,推动解决问题10余个。

实施共建共享项目,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小事实事,围绕小区环境优化、睦邻爱邻活动和微空间更新等内容,实施邻里“微治理”项目21个,实现小区微焕新,居民更舒心。

推行共管共治模式,成功推动龙门丽苑、龙门锦苑、龙瑞苑和陆和家苑等4个小区前期物业直接引入“双受托”模式,促进构建信义治理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