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过巍峨的长桥,享受自由的咆哮……”一首简单的歌曲,可以承载起平凡的人儿温暖的心声,一首激昂的歌曲,可以记录下拼搏奋斗的人儿点滴的生活,一首青春的歌曲同样也可以,将六个生活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儿,“联”在一起,“唱”享生活,奔赴热爱。
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向塘机务段内,有这么一群人儿,为了一个音乐梦,而相聚在一起,组成一个乐队——“重联乐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重联’是铁路的一个作业方式,和其他机车连接在一起,蕴涵团结的意义”重联乐队的队长冯俊杰介绍道。在一个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六个椅子整齐摆放在房间一侧,房间看起来很干净,像是被人经常打扫般。一个椅子前摆放着一个架子鼓,阳光照射在架子鼓的鼓面上,让整个房间都变得很温暖,另外两个椅子旁,两把吉他有序摆放着。这个房间,便是重联乐队的创作室。
由于重联乐队成员工作休息时间不固定,所以创作室时常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其中练习,而这也成为重联乐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成员作息时间不固定,也就意味着创作一首歌,乐队成员齐聚练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往往是主唱刚下班,贝斯手马上要上班,一个月很难有一次机会一起合作唱完一首新曲子。而这,却难不倒重联乐队,这个“属于铁路人的乐队”。“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没有时间就挤出时间”这是队长冯俊杰经常说的话。为了创造乐队成员“组在一起”的机会,冯俊杰根据乐队成员上班情况列一份表,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位成员大致的上班、休息时间。就这样,重联乐队的练习时间由一个月练不到一次,“硬生生”给安排出了一个月两次合奏的机会。“那时,往往是刚下晚班歇了几小时,便赶到乐队排练,累是累,但很充实!”乐队成员夏奇祥微笑着说道,眼里透着光,仿佛回到了一起训练的时光。
但即便如此,重联乐队一起练习的机会依然不多。而这期间,重联乐队也面临他们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因为在参加一个活动过程中,需要演唱《最美的太阳》这首歌,可不管怎样尝试,乐队成员始终弹不下来这个歌。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提议让乐队成员眼前一亮,“重新改词、改谱,对伴奏进行二次创作”。就这样,乐队成员开始尝试将这首原创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由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从一句歌词到另一句歌词,从提出到否决到再提出再否决,冯俊杰已经记不清那首歌的歌词改了多少遍,但他记得,在那段日子里,那些青年都很努力、很团结。
时间来到2020年,经过漫长的训练,重联乐队也迎来了“出道”时刻。2020年8月,向塘机务段重联乐队报名参加江西四套(超级星期五)栏目,在一路“过关斩将”之下,重联乐队从海选进入复赛。那是重联乐队那时参加过的最大的一次比赛,乐队成员心中有期待、有激动、也有紧张。“记得那时候,快演出了,效果还没达到预期,吃盒饭还在讨论怎么弹,怎么走台。”乐队唯一的女鼓手周子涵苦笑着说道。虽然如此,但当他们站上舞台,舞台灯光开启的那一刹那,他们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狭小温馨又舒适自然的练歌房。虽然那次比赛还是带有一些瑕疵,但在青年的舞台上,在电视镜头前,世界都在为之瞩目。
现如今,重联乐队参加过向塘、九江、赣州、麻城等地的春节慰问演出,也登上过南昌市万寿宫跨年晚会、南铁青年音乐节等大大小小的舞台。乐队也由最初的五人,变成了如今拥有十一位成员的“成熟乐队”。一路走来,重联乐队仿佛由刚开始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蜕变成了一个朝气磅礴的“青年”,一个热情似火、充满活力的青年。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在为团队的发展经营、奋斗;在这个团队里,不是各自为战、也不是独断专行、更不是无尽的妥协;在这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团结和组织的力量。“我希望乐队能传承下去,继续发展,走向更大的舞台,有机会和外面的世界碰一碰。”聊起未来的发展时,重联乐队队长冯俊杰激动说道。从他眼里,仿佛看到了重连乐队登临更高、更大舞台的场景。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现如今,那个曾经不怎么被人看好的乐队,凭借青年之资、青年之劲,茁壮成长,逐渐成为一个遍奏青年之曲的“传奇乐队”。(供稿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向塘机务段 熊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