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实干笃行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新篇章,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称号。这一年,一张小小的优待证串联起更多美好,优抚巡诊温暖老兵心田;三江两岸拥军口号响亮,“拥军路”成为城市新地标,“拥军联盟”汇聚社会力量,共筑尊崇退役军人新风尚;赵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从“命名”到“授旗”,老兵踊跃归队,彰显使命担当。
奋进之声,响彻全年
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扣省厅“10件事”活动和全市重点工作,精心策划,开设“主题专栏”,月月有新品,一月一主题。新时代双拥、老兵故事、你期盼我来办、出实策谋实效等十余个专栏,用镜头记录奋进瞬间,用文字讲述拼搏故事。《三江奔腾 续写荣光》等重点稿件相继推出,深受读者喜爱。
2024年清明节前举办“我为烈士写封信”主题活动
结合新兵入伍、老兵返乡、“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创作一系列原创视频作品,通过多平台发布,获得广泛关注。2024年在中省市各级媒体、报刊发布稿件360余篇,其中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中国退役军人》和《新时代双拥》杂志推出30余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级媒体发布40余篇,省市媒体推出290余篇,宣传成效显著。
“六连冠”荣耀,续写双拥新篇
2024年3月,宜宾市叙州区张运虎荣获中央军委一级表彰的喜讯传遍全城,系列短视频及文章刷爆网络,掀起尊崇军人新热潮。宜宾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工作稳步推进,新修订的《宜宾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公布实施,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举办“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
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全力推进,现役军人适龄子女全部就近就读优质学校,随军家属就业困难得到有效解决。500余名优秀基层官兵代表感受宜宾魅力,万余名市民走进军营,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不断上演。
“创”出一片新天地,服务保障再升级
宜宾在四川省率先制定培育“兵教师”九条措施,27名退役军人走进中小学任职任教,14人担任国防教育辅导员。举办“春风送岗”“戎耀归蜀”等招聘会20余场,提供岗位1.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50余人次,200余名退役军人被推荐到重点企业就业。
2024年完成176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2名转业军官安置任务,实现退役军人、接收单位和部队“三满意”。
“闪亮”坐标,铭记英烈功勋
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蒋永德的故事在《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刊出,英烈事迹广为传颂。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陪同67名英烈亲属代表第六次踏上“南疆祭英烈”行程,祭奠长眠南疆的英雄烈士。《清明,想你的风吹到了祖国南疆》等作品被主流媒体刊发、转载,点击量突破120万。
2024年5月,抗美援朝老兵马军在宜宾市举行的优抚巡诊活动中接受免费体检
全年开展各类缅怀纪念活动,接待社会各界祭扫缅怀23万余人次。优抚医疗巡诊走进叙州区等地,7000余名优抚对象享受温暖与关怀。发布第三批298项优待项目清单,退役军人及“三属”约25万余人次持优待证享受优惠优待。
不负老兵“赞”与“盼”,服务质效再提升
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系统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促进交流学习,提升服务技能。完成中心镇(村)样板站、精品站建设193个,建成4个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退役军人工作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收集有效期盼事项80945条并全部办结。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宜宾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经验,见证宜宾新局面。
“标兵”出列,红色传承唤初心
“一曼红心·治理先锋”亮相全国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交流鉴学活动,宜宾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穿梭在长江边、社区等,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成立志愿服务队199支,开展志愿服务1382场次,服务群众7.2万人次。
宜宾学院等高校开展退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激励退役大学生继续奋进。筠连县“兵支书”李想带领乡亲们乡村振兴的故事登上四川省“致敬最美·礼赞拥军”发布盛典,荣获四川省“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全市511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红色传承焕发新活力。
展望2025,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永葆“闯”的勇气,怀揣“创”的劲头,保持“干”的作风,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再谱砥砺奋进之新篇。(文/郝斌 图/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