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举旗铸魂担使命 守正创新奏强音——乐至县凝心聚力谱写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新篇章

一场场理论宣讲入脑入心,一篇篇新闻报道提振信心,一次次文明实践温暖人心,一场场文体活动点燃激情……翻开2024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画卷,处处是令人振奋的靓丽风景。

这一年,乐至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为乐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乐至人,攒劲干,万众一心建家园……”2024年9月20日,“五老”红色宣讲员王同云来到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为村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

“通过打快板这种方式来宣讲全会精神,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很容易让人记住。”村民们纷纷表示。

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乐至县创新“小广场”赶集讲、“坝坝会”身边讲、“我读你听”广播讲、“学习快递”上门讲四大模式,健全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宣讲队伍,通过三句半、方言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来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间。

这一年,乐至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格局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乐至县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旁听三审、三听、三评“三个模式”,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大幅提升。

在党的理论创新方面,乐至县评选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50余项,其中,《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研究》调研报告被省政研会评为优秀调研成果;陈毅故里社科普及经验做法在全省社科普及交流会上作分享;2个典型案例获评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润物无声的理论宣讲、聚焦前沿的理论研究……乐至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新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帅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围绕中心大局 主流思想舆论强劲有力

这一年,乐至县新闻宣传工作队伍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深度融入县委、县政府工作全局,聚焦“乐至在哪里、乐至有什么、乐至在干什么”,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营造起强大传播声势,全面展示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笃行实干的精神风貌。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走‘融合’之路,持续壮大正面主流舆论,用心用情记录和展现帅乡儿女的奋斗图景。”乐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乐至县融媒体中心探索建立了“一个中心、三大系统、联合运转”试运行模式,有序推进政务ITV乐至专区上线和融e屏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触角进一步延伸。

2024年,该中心创作的稿件被市级及以上媒体采用1600余条,其中“学习强国”各平台用稿377条,专题片《濛溪河遗址的神秘之旅》先后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中国网等平台采用,综合点击量达800余万。

濛溪河遗址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光明日报、光明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中省主流媒体及平台报道,全网关注量破亿,“四川濛溪河遗址全面立体反映早期人类社会图景”被评为“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五彩林乡、蚕桑宴等登上央视春节《2024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四川新闻联播》报道乐至10次,《四川日报》头版报道乐至8次……

中央、省级主流媒体频频将镜头对准乐至,多方位报道该县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让乐至的城市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突出价值引领 社会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2024年11月20日,乐至县“20爱心集市”集中文明实践活动在陈毅广场举行,众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与和体验。

“我们坚持每月20日在公园广场、社区小区开展‘20爱心集市’集中文明实践活动,每周开展‘文明实践进万家’活动,推出‘便民小板凳’等5个常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和‘群众说事摊’等N个其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已服务群众35万余人。”乐至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人心向善,城市向暖。这一年,乐至县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宗旨,充分发挥文明创建带动作用,“五大行动”夯实创建基础,征集办好“2024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众最期盼的‘十件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80余件次。同时,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帅乡大地。

为此,乐至县大力挖掘、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4人获评四川好人、7人获评资阳好人,启动“立德树人 榜样力量”大思政课活动,厚植崇德向善精神沃土,立起价值“风向标”。同时,启动“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红色宣讲“进校园”“进社区”,推动元帅精神融入文化血脉、涵养文明素质,激励全县人民砥砺奋进。

从文明一个人到文明一群人,从文明一群人到文明一座城,乐至县通过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将温暖、温馨、温情传递到千家万户。


聚焦文化惠民 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2024年1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四川濛溪河遗址全面立体反映早期人类社会图景”成功入选国内十大考古新闻。这则好消息无疑成为乐至文化文艺事业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这一年,乐至县坚持把文化作为引领城市现代化的灵魂,紧扣文化共富、精神富足,大力发展群众性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长足发展,以更加优质丰富的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微纪录片《川韵》入围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以奋斗‘视’角 与时代同‘频’”微视频征集活动;乐至红色连片区域获全省首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乐至县被纳入全省第二批地名保护名录;乐至蜀绣受邀前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非遗展;乐至剪纸被选为泰国文旅交流伴手礼……越来越多独属乐至的优秀文化登上全省舞台,走向世界平台。

在文艺作品创作方面,该县成绩也是斐然。原创文艺作品《跳春光》获得四川省首届原创歌曲大赛演唱三等奖,现代川剧《立志》在四川省红色家风故事会中展演,原创音乐作品《乐至我家乡》在2024“一县一歌”大型天府县域活动中展播,川剧《滚灯》《武松打店》分别获得全省首届中小学生戏曲传承展演活动二等奖、三等奖。

“我们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串珠成链打造文旅融合精品,围绕‘核心景区+精品线路’,推出‘红色文化+中国桑都’等5条文旅线路。”乐至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乐至县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奋力谱写新征程文化强县建设新篇章。(文、图/谢义 刘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