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江西南昌:2024生态环境成果丰硕 蓝天碧水绘就生态强省底色

2025年1月15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于南昌举办2024年生态环境工作答卷记者见面会,全方位呈现过去一年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卓越成就。

2024年,江西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收获颇丰。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95.5%,重污染天数比率为0%,空气质量稳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高达97.7%,再创历史最佳水平。县级及以上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四年维持在100%,赣州市寻乌水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比例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实现100%,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率同样为100%。

在美丽江西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推进过程中,江西多管齐下且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意见和任务清单,明确建设方向,召开的现场推进会获得生态环境部高度认可。省生态环境厅积极作为,通过组建全国首个省级环评协会、深化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位居中部地区首位。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与基层单位的参与热情。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划定清晰底线;聚焦稀土、钨等21个特色重点产业开展环境风险调研,成果获省领导肯定并转发参考;出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措施,举办环评与排污许可技能大比武,有效提升业务能力;从源头预防、环评服务保障到深化环评改革,调整省级审批权限,简化总量指标文件,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协同衔接。另外,江西在碳排放管理方面成绩斐然,在全国率先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检查、率先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大力推进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碳足迹管理体系纳入省委重点改革清单。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41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448.15万吨,成交额约3亿元;累计卖出量1228.93万吨,成交额8.5亿元;企业碳排放配额累计盈余量1665.25万吨,折合碳资产约16亿元,全面完成全国碳市场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任务。

生态环境体制改革与督察整改工作稳步前行。在改革层面,多项成果在全国、全省宣传推广,美丽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垂改工作成效显著,法规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江西省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条例》已通过省人大常委会一审审议。组建生态环境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联盟,促使全省具备CMA资质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在督察整改方面,截至2024年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的整改均取得重要进展。省生态环境厅通过督帮一体、靶向专项督察和高效派驻监察等方式,科学谋划整改方案,分类推动信访件办理,强化监督检查。针对鄱阳湖总磷污染防治开展专项督察,完善“一县一档”建设,开展化工园区监察帮扶工作。

2024年,江西生态环境监管与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全省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共实施56个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监测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数据获取率跃居全国第一;执法能力显著增强,建立与江苏、湖南等多地的执法合作机制;应急能力大幅提高,有效应对多起突发环境事件;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大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出台多项法规标准;通过举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等多项竞赛和演练,队伍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省环科规划院获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省级科研院所第一,首次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主持的“离子型稀土矿区水土污染协同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全国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