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聚焦2025四川两会丨从 “底子薄” 到 “潜力股”:安岳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逆袭之路——专访四川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安岳县委副书记、县长赖才建



编者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安岳县,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发展优势的县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它以“成渝之心、人口大县、柠檬之乡、石刻之乡、安岳气田”五张名片为依托,在经济、产业、民生等多个领域积极作为。过去五年,安岳县成绩斐然,地区生产总值显著增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与成渝地区的协同合作不断深化。然而,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安岳县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规划备受瞩目。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与四川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安岳县委副书记、县长赖才建深入探讨安岳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奋进历程与宏伟蓝图。

四川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安岳县委副书记、县长赖才建


中国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这5年中,安岳县在经济、产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能否列举一些关键数据和典型案例来说明?


赖才建:资阳市安岳县古称普州,幅员面积2700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主要有成渝之心、人口大县、柠檬之乡、石刻之乡、安岳气田“五张名片”,“一桶天然气、一棵柠檬树、一双运动鞋、一尊石窟”品牌效应持续放大。近年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坚决扛牢“大县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坚定“特色鲜明、质量优异、长期坚持”思路,在政策协同、产业联动、资源共享等重点领域与毗邻县(市、区)并肩携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当前,安岳呈现出经济质效明显提升、特色产业集群成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发展态势。预计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是2019年的1.39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9年的1.23倍、1.26倍。西南地区首座9H级燃气电站建成投产,安岳第二净化厂启动建设,安岳柠檬面积、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品牌价值超191亿元,连续5年入围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

中国网:安岳县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这些突破对安岳县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协同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赖才建:近年来,我们坚持构建“外联内畅”交通路网体系的思路,以内遂、成资渝、渝蓉高速打通至成都、重庆直捷大通道为主体框架,伴随“安荣合”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谋划推动绵遂内铁路、天府国际机场经安岳至重庆第二机场高速公路、G319线成渝直线快速通道等项目纳入国省规划布局,以“铁路、高速公路为枢纽,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路网初步形成,安岳到成都、重庆的通勤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物流运输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逐步成为成渝双核“东进西拓”战略支点、联系川东北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的桥梁纽带,服务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效不断增强。

中国网: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安岳县与重庆、成都等地开展了哪些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如何带动了本地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赖才建:依托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强大磁场,充分发挥山水相邻、交通相连、经济相融等发展基础作用,集聚力量、集成政策、集汇要素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优异”产业集群。一是全面落实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署。依托毗卢洞等国保文物资源,联合推出“资足常乐”石刻精品旅游线路,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等列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清单,巴蜀雅楠生态旅游区等35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3.5亿元。联合大足共同编撰《巴蜀石窟全集》、摄制文旅纪录片《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举办第二届石窟中国·南北对话学术交流会等活动30余场,推动安岳成功创建全省第六批天府旅游名县通过公示。二是加快建设西部运动鞋制造基地。抢抓成都鞋服产业转移等机遇,聚力打造“运动休闲”百亿产业,安踏、鸿星尔克等知名运动品牌实现“安岳造”,聚集鞋企113户、鞋服卫星工厂117家,鞋服产量超4200万双(套),带动就业1.9万人,运动鞋产业链完整率、本地配套率不断提升,鞋服产业入列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纳入省重点打造的四个百亿级体育产业聚集区。

中国网:展望未来,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安岳县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是什么?在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预期指标?

赖才建:当前,政策机遇接踵而至,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安岳发展迎来加速崛起的关键期。我们将坚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县工作总抓手、总牵引,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强化跨区域产业集聚联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先行区。稳定经济增长。多措并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进消费促进活动、促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清洁能源、纺织鞋服、食品健康和新型材料“3+1”主导产业,持续推进现有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招引、产业技术升级等重点工作,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人、城、产”联动,统筹老城区、新城区和经开区,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构建“两轴四片多中心”的中心城区总体功能结构,全力打造宜居宜业韧性智慧安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统揽,坚定扛起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政治责任,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全力完成耕地恢复补充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省级产业集群、国省产业强镇二期项目建设,稳慎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等改革任务,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乡新画卷。

中国网:在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安岳县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有哪些重点项目和举措来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

赖才建:安岳作为全省人口大县,我们将以大县担当作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安岳力量。一是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能源生产、通道建设、能源利用,有力有序推进安岳须家河气田再开发、资阳II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天然气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努力推动川投资阳燃气电站二期项目纳入四川省能源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综合能源保障基地。二是壮大运动休闲产业集群。抢抓“东鞋西移”机遇,按照“建平台、强龙头、促配套、优服务、聚人才”思路,持续壮大“安踏系”“鸿星尔克系”,攻坚招引龙头代工企业,确保卡美多鞋业基地、迪桑特生产线等项目如期投产,奋力打造西部运动鞋生产基地。三是建设成渝中部特色旅游目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守好擦亮“中国石刻之乡”名片,依托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平台,协同推进北部“石窟+水”建设成渝中部康养旅游区、中部“石窟+数”打造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东部“石窟+山”布局“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整体提升安岳石窟的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全力打造川渝文旅融合新高地。

中国网: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下一个5年,您认为安岳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努力,以实现更大的发展突破?

赖才建: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机遇好、区位优、产业强”与“底子薄、负担重、欠发达”并重的县情还未有根本性转变。下一步,安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活力深度释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成果充分共享,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先行区。一是抢抓用好重大机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国省战略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力争取国省规划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铜资高速、安岳第二净化厂和天然气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坚持“多打井、多建厂,多产气、多转化”思路,力争2026—2027年产气量、净化量实现“双破百”。加快安踏鞋材、东莞维特等项目建设,“十五五”期间纺织鞋服产业产量实现1亿双鞋、产值实现100亿元。支持科伦、安德利、特丽达等“有根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持续强化改革创新。全力推动“1+10”改革事项落地,重点抓好强县扩权赋能改革和打造市域副中心“两项试点”、深化县属国有企业、强镇赋能、医共体建设等改革任务。四是守住民生稳定底线。坚持教育医疗就业和房地产健康发展联动,加快实施省市县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和政府债务警戒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文图/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