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线正常,隧道口无异常,列车通过接触网设备运行正常”。在京广高铁衡阳东到衡山西区间,广铁集团衡阳供电段衡阳东高铁供电车间接触网工长伍海波正在带领同事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他们今天的任务是要对区间设备进行栅栏外的步行巡视,这是在春运期间的巡视,每个检查项点都需逐一核对,繁琐又细致的检查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这与伍海波的“慢性格”尤为契合。
他的“慢”,体现在认真负责上
每年春运期间,他总是“最早接班、最晚下班”,认真抓好设备巡视、测温、值班纪律检查工作。有时候一个设备测温工作,他都要测上几遍,反复核验测试的数据,直到数据基本一致才放心的离开。在今年春运期间,他带队对接触网设备开展巡视。每到一处,他举起望远镜观察着接触网设备状态,等列车通过时,他又重复检查一遍设备状态,如此反复多次他才继续前往下一个点。他之所以“慢”,是每次巡视时他总是反复检查确认,才能放心下来。他的这股子“慢”劲,同事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有老伍在我们就放心了。”每一次的任务,有他在总是放心不少。
他的“慢”,体现在用心细致上
“一本本整齐的台账,一项项作业的记录。”这是衡阳东接触网运行工区文件柜内的摆放,这些台账验证着伍海波的慢工出细活的成果。
工作票是工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工作票中的每一项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可靠性,一次天窗作业的效率在于工作票。每次开工作票,伍海波都会比其他人用时稍久些,如此有经验熟悉业务的工长,难道真的开工作票慢人一步吗?实则不然,每次开完工作票以后,伍海波都会认真对照图纸,把当日作业内容与所采取的措施仔细核对,反复确认,直到万无一失,才会将工作票交给当日工作领导人和跟班干部。遇到其他人开具的工作票时,伍海波也会在当日工领之前将票据核对一遍之后,方肯交出去。
除了工作票,工区还有许多台账记录,台账记录的整理是否齐全清晰,就考验整理人的耐心和细心。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他为了将这个基本功快速的传授,他组织工区青年全参与进来,分门别类将台账精细化,比如工具材料台账青工对零部件认识不全,他就带到材料房逐一教学等等,不仅如此,他即使在生产作业繁忙时,还抽出时间复核每一本台账的准确性,耐心纠正青工写台账中的问题,培养工区青工成为接触网的“多面手”。“记得第一次接触台账,面对一本本表格,一页页台账,我脑袋里只有一个词——抓瞎。他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就一步一步地教,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为我解释。我好不容易记下了,可过一会儿又忘了,他每次都会特别耐心地重新教我一次,每次我填完后他还要细细检查,有不对的地方当场予以纠正,直到我能百分之百做对,他才肯罢休。”伍海波的徒弟谭凯文这样评价他。
他的“慢”,体现在耐心教学上
伍海波所在的工区管辖京广、怀衡两条高铁线路,由于线路速度等级的不同,工区设备随之复杂,这就意味着对班组整体业务水平的要求更高。作为工长的他,经过多年的现场锻炼,已经是一名接触网高级技师,但如何将自己的一身本领传授给班组职工成为他最大的难题。他有针对性的钻研技术规章和业务指导书,把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想罗列出来,在每次岗位练兵中进行业务指导,又把传授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分析,一次次的改进,他在工区业务指导上有了自己的心得,耐心的教学每一名职工,把教学场地从现场到教室再到实训场,把理论结合到每一场天窗作业中,这股“慢”劲,让工区职工快速适应不同设备的天窗作业,整体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到今年已经是伍海波参加工作的第27个年头,“慢节奏”和“高速度”用来形容伍海波再合适不过,正是他用“慢节奏”的工作方法应对“高速度”运行的线路,才能保障供电设备的稳定运行。(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