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一支名为“文化传承小分队”的社会实践队伍。怀揣着对民间传说的热爱与探索精神,队员们走进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镇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口述史视角下,白蛇传的传承与对外传播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
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流传千年,家喻户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调研,梳理白蛇传的传播历程,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探讨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将这一经典故事推向世界舞台,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活动期间,“文化传承小分队”的队员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白蛇传故事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他们首先前往当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大量与《白蛇传》相关的古籍、地方志和民间手抄本,同时利用知网等学术平台,检索了近现代学者对《白蛇传》的研究论文和专著。通过这些专业渠道,队员们搜集了从明清时期到近现代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与民间文本,包括戏曲剧本、民间传说、口头故事等多种形式。此外,他们还走访了当地的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记录了口述历史中的白蛇传故事版本。这些丰富的素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白蛇传》在民间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随后,队员们来到金山寺、白娘子爱情文化园以及西津渡等一系列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场所,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镇江市民展开了深入采访。她们运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多元化手段,全方位采集了当地人所知晓的《白蛇传》的故事版本,同时细致记录下他们对于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独特见解与评价。这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不但充实了小分队的研究素材宝库,使其研究内容更加丰盈多元,而且让队员们得以亲身体悟《白蛇传》故事于镇江当地人的心目中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深切感受到民众对这一经典故事发自肺腑的认同感。
在金山文化博览园与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传承小分队”对多位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采访,其中包括文物管理员及数据库负责老师等。这些专家从专业角度分享了关于《白蛇传》文化价值的独到见解,为队员们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并深化了他们对这一经典故事的理解
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细致分类、整理与分析解读,“文化传承小分队”发现,《白蛇传》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宗教底蕴与丰富的民间智慧。它不仅体现了镇江本地的文化特色,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小分队成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观点与见解。
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文化传承小分队"通过仔细研究《白蛇传》的故事内容,发现这个经典传说在当今社会依然能引发共鸣,并坚定了传承和弘扬此传统文化的决心。队员们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白蛇传》故事本身以及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并表示尝试用短视频等年轻人喜欢的形式重新讲述故事,让传统非遗真正"活起来"。
在国家鼓励文化创新的背景下,这群年轻人想让为传统故事走出国门探路。他们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老故事用新方式讲出彩,让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国传说的魅力,为文化传承添了一把"青春火"。( 供稿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周雨婷 周欣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