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文化原乡·福地壤塘-2025东莞行”活动在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正式启动。本次展览共展出非遗精品50余件,包含唐卡、缂丝、刺绣、藏纸、铜雕、陶瓷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品,并融合藏香、藏茶、藏毯等文创,打造了藏式文化沉浸式体验场景。
壤塘,又名“壤巴拉塘”,位于四川与甘肃、青海交界处,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觉囊唐卡、藏纸、壤塘土陶、藏医药、藏戏、藏茶等众多灿烂的非遗文化,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
“壤巴拉非遗艺术展的举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壤塘文化的窗口,也为东莞与壤塘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启动仪式上,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晓丽说,此次艺术展,将推动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守护非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直以来,传习所秉承传统工巧艺术精神,同时以开放的心态,邀请各地的匠人、艺术家和学者参与教学、研究和创作。”壤巴拉非遗传习所负责人桑州说,作为年轻的一代,将坚守好这份精神和责任。
据悉,2014年以来,壤巴拉非遗艺术展已走过成都、温州、上海、杭州、北京、海南、澳门、东京、巴黎、潮州等城市,这次展览是继“文化原乡·福地壤塘-2024潮州行”之后又一场在广东省举办的活动,也是壤塘县2025年首场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同时,本次展览落地东莞,源自壤塘、东莞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交流。壤塘县在非遗传承方面,以壤巴拉非遗传习所为代表,通过充分利用美术、技艺等非遗资源,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展览已于1月24日启动预展,持续至2月23日。期间,现场每天设有2次导赏服务,具体时间可关注“文化莞家”微信公众号了解。(文、图/荞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