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从“新南江人”到“老南江人”:黄建军的帮扶之路

在四川的大地上,有一段跨越城市的深情厚谊正在书写着新的篇章。宜宾市叙州区委党校副校长黄建军,作为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工作队的一员,于2023年7月挂任南江县委党校副校长,并兼任巴中村政学院副院长。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从一名对南江全然不知的“新南人”,逐步转变成一个熟知南江的“老南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帮扶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参与指导挂联乡镇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


帮带:以师带徒,提升培训质效

初到南江,黄建军便深知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在于优质师资和特色课程。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以自己在干部培训战线上的丰富经验,为南江县委党校和巴中村政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员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建军先后参与指导了南江县委党校县域现场教学点位和精品微课程的打造15个,这些课程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贴近实际,深受学员喜爱。同时,他还指导了10名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通过示范性授课和实操方式指导学员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特色课程可听、优秀师资能讲、学员体验有悟。

青年教师罗建是黄建军的“一对一”导师帮带对象。在黄建军的悉心指导下,罗建的授课技巧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已被巴中市人社局认定为市党校系统讲师职务,并在各大培训班次上登台讲课,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在巴中村政学院,黄建军更是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他提出学院要突出“老区味道”,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培训主题,在研发优质课程、推出精品线路上下功夫。在他的努力下,巴中村政学院的培训质效得到了显著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增强。


桥梁:促进宜南两地干部教育培训交流

作为宜宾和南江之间的桥梁,黄建军积极分享宜宾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吸收南江本地干部教育培训好的做法,推动宜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关领导、专家与南江县的互动交流。

在黄建军的协调下,宜宾市领导专家先后为南江县培训班授课和现场交流18人次,宜宾市委党校相关专家教授也多次深入南江县委党校、巴中村政学院实地调研、考察。此外,他还积极争取宜宾市的多个外训班次在巴中村政学院举办,培训干部850余人,有效促进了宜南两地干部教育培训的深度交流。


实干:助力乡村振兴,倾情奉献南江

作为结对帮扶工作队的支委委员,黄建军还联系镇村党建共建和基层治理工作。在南江县大河镇莲花石村,他牵头实施了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饮用水工程,开展了多次法治宣传教育和省市全会宣讲活动,联合开展了森林防灭火、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协助调解了多个矛盾纠纷,为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黄建军还利用自己宜宾市乡村旅游研究会秘书长的身份,提出并指导大河镇持续深化开发芭蕉溪村国家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和太平山村牡丹园两大核心景区,延链开发黄羊美食节、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全域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在春节期间,莲花石村的31盏高功率路灯安装完成并点亮了整个村庄。这是宜宾市结对帮扶南江县工作队实施的光亮工程,黄建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跑前跑后、统筹协调,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真正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产生活。

离春节不到3天时间,黄建军还跟随招商分队前往深圳、东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南江经济社会发展倾心尽力。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赢得了南江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从“新南人”到“老南人”的转变

在南江的这段时间里,黄建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帮扶干部。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南江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从最初的对南江全然不知到现在的熟知南江,黄建军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南江的土地,用自己的心感受了南江人民的热情与淳朴。他说:“‘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也深深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像黄建军一样,宜宾市对口帮扶干部人才正在南江的各条战线上勤恳务实工作、倾智倾力帮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为南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江一定会因为这群可爱的人变得更好、更美!(文、图/任志龙 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