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传承与创新并行:探寻壮族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之路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推动传统工艺实现高质量传承和发展的时代要求,2025年1月13日,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壮锦新织梦”实践队,在李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奔赴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古壮寨,就当地百年古屋以及壮族叠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深度调研,旨在为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开拓新道路。

图为实践队在龙胜古寨百年古屋简介

龙脊古壮寨拥有保存完好的壮族干栏式吊脚木楼建筑群,部分古屋历史超百年。实践队重点考察了一座清代同治年间的百年古屋,其第四代主人,86岁的壮族阿婆是寨中为数不多的叠布技艺传承人。阿婆向队员展示叠布作品,细致讲解凤凰图案寓意,图案中既饱含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着对自然的敬畏,让队员们领略到壮族传统纺织技艺及其纹样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次调研成果丰硕。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壮族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与顽强生命力,也洞察到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现代科技助力下,传统文化传播传承迎来新契机。近年来,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兴起,壮族叠布技艺备受关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图为实践队与传承人就传统工艺的多样化发展进行交流

实践队成员总结心得时表示,这次调研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让他们明白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他们意识到,要传承非遗,必须深入民间,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要发展非遗,就要善于利用现代手段,让古老技艺贴近现代生活。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路径,推动壮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焕生机,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此次调研为壮族传统文化传播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方法,为非遗保护传承贡献力量。(供稿人:广西师范大学 吴亚荣 黎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