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蒲塘镇:群众性文体活动激活农民主体性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如何激发农民主体性,破解乡村发展困境?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蒲塘镇以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以文塑魂、以体聚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动乡村群体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2025年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村字号”调研团队深入兴业县蒲塘镇,探索当地群众性问题活动发展生态。

文体活动“接地气”,农民唱响“主角戏”

在蒲塘镇,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是“政府包办”,而是“农民主创”。村民自发组织的篮球赛、广场舞大赛、戏曲表演等已成为当地文化名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村BA”篮球赛,不仅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热情,更成为联结乡村社区的纽带。赛事期间,周边乡镇观众蜂拥而至,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激增,形成“赛事经济”新增长点。村民黄大叔自豪地说:“今年大年初一,我当了村BA的裁判!村里男女老少都爱参与,连三岁半的娃都能登台表演。”

图1 团队成员采访当地村民

农历九月的“寒山诞”戏曲庆典、三月三文艺汇演、“王婆说媒”主题民俗活动等,均由村民自主策划,融入健身、非遗展示等元素,既传承文化又创新形式。村民李大姐表示:“我们每条村都有广场舞队,大家抢着报名,就怕传统文化断了层。”

多方协同“聚合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蒲塘镇的实践凸显“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农民主体”的多元共治模式。镇政府通过建设可容纳3000人的体育馆、支持非遗传承等夯实硬件基础;蒲塘商会、篮球协会等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如商会联合篮协开设儿童篮球培训班,以“小篮球”托起“大梦想”;村民则通过组织赛事、担任志愿者、参与演出等方式,成为活动的“策划者”和“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蒲塘镇正谋划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将篮球赛事与文旅产业结合,推动“体育+”融合发展。2023年,该镇注册爱国拥军会、教育基金会等公益性组织,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反哺乡村。

图2 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文化设施

以“文体之魂”铸就乡村振兴之基

广西师范大学“村字号”调研团队深入蒲塘镇考察后发现,群众性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更显著增强了农民的主体性。团队成员指出:“当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导者’,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这正是乡村振兴需要的内生动力。”

图3 团队与蒲塘镇政府人员合影留念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农民唱主角”,蒲塘镇的探索为此提供了现实路径:通过文体活动激发社区凝聚力,通过经济效益反哺乡村建设,通过文化传承筑牢乡土认同。如今,蒲塘镇的“村BA”“村晚”等活动,已成为乡村振兴“既塑形又铸魂”的鲜活注脚。未来,这座小镇将继续以文体活动为支点,撬动农民主体性发展,为全面乡村振兴书写更精彩的篇章。(供稿人:广西师范大学  窦梓涵 杨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