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资阳乐至:行走的课堂,让历史“活”起来

追寻远古足迹,探索文明起源。2月18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通旅镇初级中学部分师生走进濛溪河遗址,开展了一场以“爱资阳爱家乡”——“细数资阳的NO.1”为主题的研学体验活动。将课堂搬进遗址,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温度,触摸文明的脉搏,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

濛溪河遗址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清晰展现了百万年人类史的关键节点,为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和行为特点提供了全新视角,并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遗址现场,一块块精心设计的展板静静诉说着远古的故事,学生们整齐列队,眼神专注地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随着讲解的深入,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远古人类如何制作石器、如何与自然抗争、如何在艰难环境中繁衍生息……这些生动的历史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深深沉浸其中。

“太震撼了!”初二二班杨天豪同学激动地说,“以前在课本上读到旧石器时代,总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历史。但今天,当我近距离看到那些真实的石器,感受到它的质感,历史突然变得如此真实而亲近。”

初二一班的姚真真同学则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次研学让我明白,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智慧。古人类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创造力,正是我们需要传承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近年来,乐至县通旅镇初级中学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将研学体验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设计研学路线和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目标。此次研学体验是一次意义深刻的教育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责任感,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心中播下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的种子。(文、图/张凤莉 杨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