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正文

巧打时间差 首批雁江“早虾”抢鲜上市

“收虾咯!”2月20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李家桥村稻虾基地内,晨雾未散,稻虾田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穿着防水裤,正弯腰在稻虾田中收网捕虾……

工人们在稻虾田收网捕虾


“虽然现在才二月份,但是我们的成品虾已经上市了,看这个虾多大!”虾多多稻虾养殖场负责人丁小川一边展示成品虾一边介绍,“这是我们春节后第一批小龙虾,产量不错,预估小龙虾亩产量在300斤左右。”

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一出水面便运到仓库,根据个头大小进行分拣,主要可分为虾苗和成品虾。虾苗将卖给本地的养殖户,价格在32-34元/斤;成品虾价格不等,大虾可卖60元/斤左右,中虾为40元/斤,小虾为25-27元/斤,效益十分可观。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预计3月中旬,“早虾”将迎来上市高峰。

“目前我们处于试捕阶段,之后将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售卖,4月前的小龙虾主要卖到上海、无锡等地,4月则主要卖到成都周边县市。这是因为我们的小龙虾上市早,可以打一个时间差,4月前卖到外地能卖一个好价钱。”丁小川接着说。


据了解,丁小川在丹山镇承包有400亩稻虾田。丹山镇为做优做强稻虾主导产业,2024年新增稻虾田4000余亩、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产业路沿线(华光村、大佛村、天池村、两河村、楠木村、谢家桥村)连片发展,当前稻虾综合种养规模持续保持全区第一。

“早虾”为何价格高?近年来,雁江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稻虾田资源,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既实现了“稻虾轮作”,又有效缓解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凭借纬度较低、冬季无冻土、春季回温早的气候优势,使得小龙虾在每年春节至清明期间大量上市。雁江“早虾”填补了全国小龙虾市场的空缺,巧妙避开了湖北、安徽等小龙虾主产区在夏季大量出虾时的竞争。

丹山镇李家桥村稻虾田


目前,雁江区稻虾养殖总规模达3.8万亩,年产量3600余吨,其中丹山镇、东峰镇“早虾”居多,“早虾”上市后主要卖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雁江区将继续探索“稻虾轮作”模式,大力推进稻虾产业扩面提质,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粮经复合新模式,让“早虾”产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图/徐启梦 李雅 舒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