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基层医生李杰:15年坚守山区,以医心践初心照亮群众健康路

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卫生院李杰,是一名基层医生、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名残疾人。9岁那年,一场严重的车祸让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左腿,因为这场意外,让当时初谙世事的他变得自卑与自闭,整整两年,没有走出过家门,唯一能接触到的外人是每两周上门做康复训练指导的医生。幸运的是,这位善良的医生不但引导他如何做好康复训练,还耐心地开导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渐渐地,医生成为了李杰的偶像。现在的李杰也成为了一名医生,让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成为了一直根植在李杰心中的“初心”。


立“鲲鹏鸿鹄”之志,在朝夕中写实“韶华”,写下的“青春无悔”是初入基层的宣言。2010年,李杰带着医者的使命与责任,怀着扎根基层、贴心服务、奉献青春的初心成为了一名“支医”志愿者,从学校走进了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卫生院(原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卫生院)。这里绵延的大山、湿滑的山路给本就是残疾人的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样,这里不便的交通也让许多残疾儿童无法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童年的一场意外让李杰更能明白他们对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的强烈渴望,所以李杰和他的家庭医生团队会定期上门为残疾儿童进行健康服务。

在辖区数百的残疾人中,李杰印象最深的是十来岁的小心毅,从小因先天脑瘫被评定为肢体一级残疾,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外婆在照顾,每天吃饭、玩耍都只能与一张一米八的双人床为伴。随着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推进,小心毅也与他们日渐熟络。除了常规的康复训练、健康随访外他们与小心毅还有着一个专属秘密:每次当心毅有进步时他们都会完成他的一个小心愿。一本故事书、一个小玩具、讲一个外面的故事、看一张外面的照片都在小心毅的愿望清单上,经过近八年的陪伴,小心毅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不再是从前那个不爱讲话、随时乱发脾气的孩子了。小心毅常对他们说:“李叔叔,你们下次记得早点来看我。渐渐地,李杰就像是小心毅的双腿,替他去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更像是他的翅膀,带他越过这20平的家,看遍外面的世界。”


践“春雨润物”之责,在风雨中写实“奋斗”,写下的“渐入佳境”是深入基层的印记。在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卫生院门诊大厅的墙上公示着这样一句从医誓言:“努力担当护卫山区群众健康的崇高职责。以上誓言,谨记于心,见于行动。”其实在日常诊疗中,相比护卫健康,基层医生更多的是真情付出。

福洪辖区由于留守老人居多,基层医生除了要会看诊,对失能老人的照料也成了必备技能。从2016年,福洪镇卫生院的党员志愿者们便把以往的村民“下山”改为了医生“上门”,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为辖区特困和独居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剪指甲、剪头发、读报纸、中药泡脚、带物带菜……这些看似和日常诊疗不着边际的事情,也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这些老年人常年独居,他们渴望有人关心他们,哪怕只是陪老年人说说话,哪怕只是给老年人提供一丁点的健康建议,他们就会把你当做最亲的亲人,虽然他们言语质朴,甚至只会反复重复着“谢谢、谢谢、谢谢”,但他们会把平时家里舍不得吃的美食一股脑的全拿出来请医务人员品尝,会目送医务人员走很远还一直挥手。无论是山区还是城区,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值得全力托举,面对这些独居老人所经历的苦难,李杰和许许多多的中共党员一样认为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告诉他们,人间依然“值得”。


守“不忘初心”之约,在岁月中写实“沉淀”,写下的“乘梦前行”是坚守基层背后的力量。“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最强的力量就是说到做到,最好的落实就是一抓到底。所以,李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同事们结合辖区特点自创出许多工作方法:因为山区大部分群众不识字,自创出划圈服药法,就是在药盒上划“圈圈”,一个圈圈吃一粒,两个圈圈吃两粒,“按圈吃药”避免了服错药的可能;因为辖区有不少湖广填四川的后代,所有这里的医生都会学一些“客家话”,拉近群众距离也提高了群众就医依从性。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今年是李杰在山区工作的第15个年头,这里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基层医生、基层党员,他们始终记着自己的“初心”,这份初心是“我以医心护健康,我以仁心践初心”的朝气,是“不忘初心行致远,不负岁月勇作为”的勇气,是“奋楫笃行数十载,踵事增华正当时”的锐气,是基层工作者心中不灭的“信仰之光”。他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洒在了山区这片热土,他们心中有光、脚下有路,以梦想为帆、坚守为桨,逆风前行,在基层烟火的绚烂中续写坚定初心,为逐梦前行的伟大时代写下生动注脚。(文、图/马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