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通化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号召,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为乡村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信息公开“织密网”,打造阳光透明法治政府
在信息公开工作上,通化乡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政务信息公开事务。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公示栏等多样化渠道,及时、全面地公开政府决策过程、政策文件内容、财政预决算明细等各类信息,累计公布信息达500余条。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彰显了法治政府以民为本的理念。
“以前,我们对政府的一些决策不太了解,心里总有疑虑。现在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信息,我们能清楚知道钱花在哪里、政策是怎么制定的,感觉和政府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通化乡西山村村民杨大爷感慨地说:“像上次村里道路修缮项目,政府不仅公开了项目预算,还公示了施工进度,大家都很放心。”
教育宣传“绘锦图”,培育浓厚法治社会氛围
为强化法治意识,通化乡不断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组织乡领导班子会议学法,已累计开展16次学法活动,让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同时,举办法治专题讲座4次,邀请法律专家深入解读法律法规,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决策能力。
在辖区范围内,通化乡大力加强机关站所、各村(居)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法律政策七进”活动,累计培训200余人次,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法律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外,积极组织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已成功举办10余次,覆盖群众达1200人,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延伸法律服务触角,通化乡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全乡配备1名乡法律顾问、6名村(居)法律顾问,他们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已累计提供法律服务38次,为群众解决了实际法律问题,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乡法律顾问钟雪梅律师说道:“在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法律意识在逐渐提高。以前很多村民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用法律解决,现在会主动来咨询,这就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成果。”
微网调解“促和谐”,构建稳定法治乡村环境
通化乡始终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秉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主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通化乡充分发挥“微网实格” 的基层治理优势。网格员深入村(居),及时发现并上报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已排查矛盾纠纷31起,成功化解31起,化解率高达100%,涉及金额达30万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保障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了无重大社会治安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的良好局面。
网格员小余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排查矛盾纠纷时,和村民沟通很重要。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一次两户村民因为土地边界问题起了争执,我和其他网格员多次上门调解,给他们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又找村里的老人回忆当年划分土地的情况,最终帮他们解决了问题。”
通化乡党委书记胡月皓表示,未来通化乡将持续深化法治建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群众法治观念,为乡村振兴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文、图/理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