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甘肃省奋力推动对外开放新发展

2024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区位、通道优势,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在做大开放型经济规模等方面狠下功夫,甘肃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勇于探索,积极作为,通过一系列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策措施的出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优化调整甘肃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省商务厅牵头构建外经贸“1+5+N”工作机制,先后出台《用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 着力推动甘肃外贸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甘肃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措施》、《甘肃省货物进出口考核评价办法》、《甘肃省利用外资激励评价办法(试行)》、《关于促进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等政策措施。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围绕“稳存量、扩增量”,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2024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615.4亿元,增长25.2%,高于全国(5%)20.2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加大外贸主体内培外引,新认定7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成功引进新华冶金、厦门国贸等外贸供应链企业,全省有实绩外贸企业达到875家、净增139家。兰州、天水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入驻企业445家。支持有色冶金产业提质增效,全省铜、镍等金属矿砂进口350.8亿元,增长64.2%。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推动优势产品出口,全年农产品、化学品、外贸“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27.8%、40.6%和331.1%,实现风电设备出口4.3亿元。组织参加广交会、进博会、链博会、东盟博览会等重点展会,赴美国、韩国、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开拓外经贸市场。甘肃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7.7%,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7%。围绕文化、生物医药、新技术等领域,加快推进“甘肃服务”走出国门,敦煌《千手千眼》情景剧入选全国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重点项目。

对外投资平稳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甘肃省对外投资合作向纵深发展。2024年,全省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3亿美元,刚果(金)、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塞拉利昂、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了甘肃企业的身影,投资项目涉及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等诸多行业。金川集团在印尼开发的一系列镍资源项目,质量高、效益好,进一步提升了甘肃省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海默科技通过境外油田、天然气开采设备销售等项目,有力提升了甘肃省国际产能合作水平。中电建甘肃能源公司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运维项目,是甘肃省企业在“建营一体化”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协调推进中甘国际印度尼西亚西爪哇万丹伯杰格拉LNG接收站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K-4供水一三标段项目,金川建设公司巴古邦铂金矿巷道掘进施工项目等重点承包工程项目稳步实施。甘肃地质工程公司近两年来在赞比亚全国完成589眼水井钻探,维修658眼水井,企业高效的进度与施工质量得到了业主与监理的认可,占据了赞比亚打井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小而美”项目广受赞誉。

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发挥经开区吸引外资主力军作用,开展各类投资促进活动,推动外资增长。2024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66家,较上年增长94.1%,实际使用外资8619万美元,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1399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9%;投资者国别从去年的3个国家地区增加到8个。在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天水、金昌、张掖经开区分别排第46、66和82位,位列全国百强(张掖经开区首次进入)。兰州经开区较上年提升2位,在西部地区排名上升8位。第30届兰洽会期间举办“绿色中国•投资甘肃招商主题活动”,来自德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地区的30余位驻华使领馆、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境外商协会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活动。做优外资企业服务,开展“外资服务月”专项行动,完善外资项目专班服务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提升重点外资项目保障能力。积极搭建合作共建平台,兰州与杭州经开区,天水与漳州台商投资区,张掖与丽水、宿迁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组织国家级经开区到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考察交流,在上海举办“甘肃省跨国公司对接交流会”,考察了驻沪苏伊士、永恒力、拜耳、普华永道等知名跨国公司,走访了福建省万安智能、熵基科技等企业,宣传推介甘肃优势,鼓励企业来甘发展。

通道物流发展加快。已陆续开通运营中欧、中亚、南亚、陆海新通道、“中吉乌”中亚新通道、东部海港铁海联运等“四向多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覆盖欧洲、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2024年,共发运国际货运班列153列7186车,零星发运1683车,货值12.5亿美元、增长1倍,其中中欧、中亚去程班列发运46列1482车,实现倍增。成功开行兰州东川至霍尔果斯中亚图定班列,首发中欧中亚商品车(JSQ型)国际货运班列(兰州-莫斯科、阿拉木图、塔什干),海铁联运“一站式”矿砂国际货运班列(秘鲁-连云港-白银),TIR国际卡班(兰州-加德满都、阿拉木图),西部陆海新通道(金昌-越南老街)、中老铁路(老挝-天水)国际货运班列等,向西、向南贸易通道不断拓展。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兰州新区通过中亚、陆海新通道回程班列,累计进口大麦、亚麻籽、麦麸颗粒等约10万吨,进行加工后分销全国市场或直接集散分拨至周边省区;白银公司通过东部海港铁海联运班列进口矿砂6万吨。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兰州被确定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纳入西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网络,甘肃省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建设迈入发展新阶段。

开放平台效能提升。协调保障航空口岸国际客货运量实现“双增长”,推动提升口岸运营水平。2024年,兰州航空口岸完成出入境8.96万人次,同比增长1.3倍,新开通多条国际(地区)货运包机航线,完成国际航空货运量4848吨,同比增长99%,创历史新高。敦煌航空口岸也常态化运营多条客运航线,完成出入境8338人次,创年度最高。推动兰州新区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出台《支持兰州新区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十四条措施》、《加力推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效促进绩效评估整改提升措施》等政策措施,2024年兰州新区综保区区内新增注册企业46家,活跃企业63家,完成进出口31.4亿元。助力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持续向好发展,支持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拓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发运出口汽车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武威—俄罗斯)和新能源汽车配件专列(武威-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完成进出口2.1亿元,同比增长18.4%。

来源:甘肃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