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从0到1,这项“全球首创”在成都金牛破局

在四川成都金牛区的中铁产业园区内,一栋不起眼的大楼中,便是成都欣皓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所在地。这家2018年诞生的企业,凭借其对方形抗滑桩旋挖机械化施工技术的独到研究与创新,成功填补了建筑行业的空白,实现了技术从0到1的突破。


2月23日,公司董事长郑彪携团队与行业标准制定的专业咨询公司深入交流,共同商讨方形抗滑桩施工标准的制定事宜。郑彪表示:“今日,我们已明确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及实施路径。接下来,将与中铁二局、蜀道集团等业界巨头携手,依托过往经验,共同确立行业标准,推动建筑产业蓬勃发展。”新的一年,这成为了郑彪心中的最大愿景。

1977年出生的郑彪,来自重庆奉节,农村的背景赋予了他吃苦耐劳、踏实勤勉的品质。虽毕业于财会专业,却从医药销售跨足建筑行业,郑彪以非科班的身份,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建筑行业闯出了名堂。

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自主研发的方桩旋挖机,不仅解决了建筑行业的痛点,更填补了国内外在方桩基础机械化挖掘领域的空白。郑彪回忆,过去国内方桩的施工主要依赖人工挖孔,风险高且成本高。2016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决定投身方形抗滑桩的研发。尽管初期遭遇诸多质疑,但郑彪坚信自己的方向,2018年在金牛区成立了公司,开始了他的创新之旅。


选择金牛区,对郑彪而言,既是情怀所致,也是战略考量。金牛区作为“建半城”,建筑产业基础深厚,为欣皓地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第一代方形抗滑桩钻头雏形问世,尽管初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这标志着技术从0到1的跨越,为后续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彪和团队疯狂“补课”,遍访行业专家,经过无数次的试错与实践,终于成功研发出第一台设备。这台设备通过创新设计,突破了方形抗滑桩机械无法成孔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井下作业、地面控制的安全目标,为滑坡防治工程带来了施工技术变革。

小小的钻头,却带来了颠覆性的技术革新。从人工到机械,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填补了国内外在方桩基础机械化挖掘领域的空白,为基建项目的机械化、智能化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金牛区成立绿色低碳建筑产业联盟,欣皓地基积极响应,不断调整改进产品,用新工艺打磨品质。公司推出的方桩钻头从机械式升级到液压式,再到即将上新的电动式,每一次创新都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欣皓地基已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客户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地区。郑彪感慨地说:“金牛区的营商环境非常优越,中铁产业园区、街道办、区政府多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关心,热情细致指导我们申报高企、专精特新,入选省重大装备首台套,从贷款到研发政策奖补等方面给予我们极大帮助。”在“智汇金牛杯”2024年首届专利产业化大赛中,公司的《一种方形钻孔灌注桩基用方桩钻头的施工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

目前,公司正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前行。同时,公司还计划启动上市计划,拓展市场、整合资源,稳步发展。郑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们民营企业倍感振奋。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基建力量。”(文、图/潘欢欢 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