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茶韵非遗路:让茶香弥漫每一个角落——记一位武夷红茶制茶世家的“茶魂”传人

编者按:

“桐木关前烟雨细,红袍金骏染流霞。”产茶历史悠久的福建武夷山,衍生出了独特的红茶制作技艺。作为红茶名门梁氏的后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梁添梦与茶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机缘。

从初出茅庐的制茶学徒到全国闻名的工匠名师,是梁添梦扎根在武夷山的青山绿水之间,一路坚守锤炼真功夫,数十年如一日追求制茶技艺极致化的成果体现。

二十四代茶人接力,桐木村藏着什么茶秘密?

在华夏大地的东南一隅,武夷山桐木村宛如一颗遗世明珠,隐匿于层峦叠嶂之间。这里的山水,仿佛被大自然赋予了神奇魔力,云雾缭绕,清泉潺潺,滋养出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每一道制茶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梁添梦,就诞生于这片充满茶香的土地,他的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谱写着一曲传承与创新交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壮丽乐章。

1971年8月,梁添梦在桐木村这个制茶世家呱呱坠地。他的父亲梁骏德,在武夷山制茶界声名远扬,是金骏眉的首泡制作人,“骏”字入茶名,不仅是个人荣耀的体现,更是对传统制茶技艺创新突破的见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梁添梦自幼便浸润在浓郁的茶文化氛围里。

儿时的梁添梦,对茶园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每当阳光洒在漫山遍野的茶树上,那嫩绿的叶片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微风拂过,茶树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在他耳中,这是世间最动听的乐章。他穿梭在茶园间,小手轻轻抚摸着茶树的枝干,满心都是好奇与欢喜。看着祖父辈们精心呵护茶树,从春的萌芽到秋的采摘,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茶叶的深情,他小小的心灵也被这种情感所触动。那时候,他望着祖父们劳作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仿佛明白了这片茶园对于家族的重要性,那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和归属感在心底扎根。

父亲制茶时,小小的梁添梦总是站在青楼的灶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熊熊燃烧的火焰。父亲讲解火候对于茶叶的重要性时,他听得格外认真,心中对这些神秘的制茶工序充满了向往。揉捻、发酵、烘焙…… 一道道工序,如同一场场神圣的仪式,在他心中种下了对制茶技艺向往的种子。尤其是当他看到父亲专注的神情,那专注中透露出的对茶叶的尊重和热爱,让他内心满是崇敬,他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父亲一样,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艺,制作出美味的茶叶。

“茶是我们家族世代传承的手艺,不学制茶,愧对祖宗。”父亲这句质朴而有力的话语,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梁添梦的心中。这份使命感,在他年少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日后坚守茶路的强大动力。

1989年,18岁的梁添梦怀揣着对茶叶的热爱,正式踏入了茶叶生产领域。这一年,是他茶路征程的起点,也是他逐梦的开始。初入茶厂,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道工序都认真学习。然而,父亲梁骏德对他的要求近乎苛刻。在焙茶的过程中,一次分神导致温度失控,父亲毫不犹豫地将一筐茶青倒进溪水,严厉地告诫他:“火候差半分钟,整批茶就废了。茶有茶魂,你敷衍它,它就毁给你看。”那一刻,梁添梦愣住了,心中满是震惊与自责。看着那筐被倒掉的茶青,他的眼眶渐渐湿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感到愧疚,另一方面,他深知父亲对茶叶品质的执着,也理解父亲的严厉。但在那一瞬间,他的内心也产生了一丝动摇,制茶的道路如此艰难,自己真的能坚持下去吗?不过,很快,心中那份对制茶的热爱和从小种下的使命感战胜了这些负面情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制茶,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严苛的背后,是父亲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从清晨采青时的 “三不取”原则(不取虫咬叶、不取霜冻叶、不取雨水叶),到萎凋时竹匾摆放角度的毫厘之差;从古法“松烟熏制”的松木选材,到金骏眉“芽头六万成一斤”的极致标准,父亲将毕生的经验化作一句句口诀,手把手地教梁添梦感知茶叶的呼吸。在父亲的教导下,梁添梦逐渐领悟到,制茶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去感受,用敬畏之心去对待。

从传统中突围,他们开启了怎样的新局?

1994年至1996年,梁添梦进入福建省武夷山中华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他还通过各种培训班、拜访名师,学习茶叶加工、审评、拼配等技术,将现代科学与祖传技艺融合,让传统制茶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梁添梦深刻地认识到,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用新眼光读懂老手艺。他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力求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武夷红茶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008年,梁添梦接任武夷山市骏德茶厂厂长一职,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彼时,金骏眉已经风靡全国,市场对武夷红茶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梁添梦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要想让武夷红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为了守住正山小种400余年的古法魂韵,梁添梦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从采摘的鲜叶到制成的茶叶,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他坚持使用传统的制茶工具和工艺,让茶叶充分吸收自然的气息,保留最纯正的风味。同时,他也积极探索创新之路,让武夷红茶“活”在当代。

2019年,梁添梦决定创制一款新品茶——“乌赤侯”。这个决定背后,是他对武夷红茶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无限期待。

在研发过程中,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那是一种全身心的情感投入。为了调试最佳的拼配比例,他曾连续72小时守在车间,眼睛布满血丝,身体疲惫不堪,但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每一次试喝,苦涩、甘甜、香气在舌尖上交织,他细细品味,感受着茶叶的每一丝变化。当试喝到舌头发麻时,他也没有放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做出一款完美的茶。每一次尝试,对他来说都是一次与茶叶的深度对话,他仿佛能听到茶叶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和潜力;每一次调整,都是他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他渴望将这款茶做到最好,让它成为武夷红茶的又一张名片。

“传统是根,但只有长出新的枝叶,才能让更多人看见它的美。” 梁添梦深知,创新是传统技艺发展的动力源泉。除了 “乌赤侯”,他还成功研发了新品红茶小种红袍。这款茶在保留正山小种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融入了独特的创新元素,受到了广大茶友的一致好评。在创新的道路上,梁添梦从未停止脚步,他不断地尝试新的工艺、新的配方,让武夷红茶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

经过多年执着追求,梁添梦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011年,他获得国家级评茶技师资格,这是对他审评技术的高度肯定;2018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院授予他正山小种十佳匠心茶人称号,彰显了他在制茶领域的卓越成就;2020年,他代表武夷山市参赛,在全国茶叶职业技能大赛福建省初赛中荣获福建省农业厅颁发的优秀称号;同年10月,在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南平职改小组认定他为制茶工程师称号;2022年,他获得茶叶加工技师称号;2023年,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荣获优秀选手称号;2025年,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所代表的武夷红茶制作技艺的认可。

然而,对于梁添梦来说,这些荣誉不仅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深知传承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的重要性。在茶厂的“传习所”里,他不仅传授审评诀窍,还详细讲解每一道工序的关键要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从鲜叶采摘时对天气、时间的严格要求,到发酵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的精准把控,再到烘焙时火候的微妙变化,他都倾囊相授。看着年轻一代认真学习的样子,他的眼中满是期待和欣慰,他希望年轻一代不仅学会制茶的技巧,更能领悟这份技艺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让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他常常对弟子们说:“这不仅仅是一份手艺,更是我们家族的根,是武夷红茶的魂,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它。”

在匠心与执拗间抉择:背后藏着何种力量?

而作为茶厂的掌舵人,梁添梦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他的骏德茶厂,成为了带动桐木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茶厂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从茶园的日常管理、茶叶采摘,到制茶车间的各个环节,都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许多曾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梁添梦的带动下回到家乡,加入到茶叶产业中。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既能照顾家庭,又能传承家乡的茶文化。梁添梦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梁添梦的带领下,桐木村的茶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曾经宁静的小山村,如今因为茶叶声名远扬。随着茶叶销量的增加,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新修的道路让茶叶运输更加便捷,网络的覆盖也为茶叶的线上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看着村子的变化,梁添梦的心中满是骄傲,他知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他作为推动者,感到无比自豪。

梁添梦的家族与茶的缘分,可追溯至明代。家谱记载,开山祖“盖一公”是桐木村最早开垦茶园之人;至第十九代,其家祖先以“龙团凤饼”闻名闽北,其茶品曾被文人墨客誉为“金镶玉印,香透山河”。四百余年的光阴流转,二十四代人的坚守传承,茶香从未断绝。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土壤,都浸透着祖辈的汗水;每一棵茶树,都承载着家族的希望。

在梁添梦的心中,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精神的寄托。他常常站在茶园中,望着那漫山遍野的茶树,心中感慨万千。这些茶树,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见证了武夷红茶的发展历程。

落日余晖中,梁添梦俯身抓起一把土壤,细嗅其中的气息。“梁家的茶之所以独特,是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都浸着祖辈的汗水。”他指向远处云雾缭绕的茶山,那里有盖一公开垦的第一垄茶树,也有他新栽的试验品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既是虔诚的守艺人,守护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和文化;也是勇敢的拓荒者,不断探索创新,为武夷红茶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更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让茶叶产业成为带动家乡发展、百姓富裕的强大动力。

梁添梦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是一个中国匠人坚守初心、追求卓越的故事,更是一个助力乡村振兴、让古老技艺与现代发展相得益彰的故事。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茶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中国匠人的精神风貌和乡村振兴的美好希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梁添梦的坚守和传承显得尤为珍贵。他让我们明白,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只有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才能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乡村在产业的带动下走向繁荣富强。

未来的路还很长,梁添梦将继续怀揣着对茶的热爱和对传承的使命,在茶路上砥砺前行。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力量;只要坚守初心,就能让武夷红茶的芬芳飘得更远,飘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能品味到中国茶的独特魅力。他也相信,在他和无数像他一样的人的努力下,桐木村这片土地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中国的茶文化将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美好桥梁,传递着中国的匠心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