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赵庆升:以青春执笔,“蔬”写红菜苔传奇

编者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近几年,贵州省威宁县乡村小路、田间地头,处处充斥着“富裕范儿”,在泥土的芬芳中,在广阔的沃野上,赵庆升成为田间地头“最靓的仔”。

这个个子瘦高,眼睛炯炯有神的返乡“新农人”,是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一名深受村民爱戴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被贵州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农委、共青团贵州省委联合表彰为优秀春晖使者、2023年被威宁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个人。

2016年大学毕业后,依靠“敢想、敢干、敢拼”的创业精神,在重庆逐渐站稳脚跟,2018年却毅然放下小有成就的事业,返乡,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员,引入红菜苔产业,赋能新型农业,唱响“新农经”,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返乡创业 发展“红菜苔”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的诗中,有一非常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庆升来说,这句诗就是他内心对家乡情感的真挚写照。

2016年大学毕业后,赵庆升选择留在重庆做贵州农产品销售,依靠“敢想、敢干、敢拼”的创业精神,赵庆升渐渐在蔬菜销售行业站稳脚跟。

一次去往湖北武汉出差途中,赵庆升第一次品尝到红菜苔,味道不错,价格比一般蔬菜贵。这一邂逅如同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里,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作为土生土长的威宁人,赵庆升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这种蔬菜,威宁能不能种出来?”

上网一查,得知红菜苔主要产地在湖北湖南,多是九十月种植,11月、12月上市。赵庆升萌生了将这种红菜苔带回家乡种植的想法?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逐渐变老,乡土情结深重的赵庆升却乡愁渐浓。经过慎重地思考,赵庆升积极响应威宁县党委、政府提出的“返乡创业”号召,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将之前想法付诸实践,把红菜苔种子带回家乡。同时为了更好的带动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在威宁县成立了以蔬菜种植和黔货出山(农产品销售)为主要业务的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联企业积极投身威宁县脱贫攻坚和毕节市各区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普惠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致富、为产业助推。

2016年毕业后,赵庆升决定将想法付诸实践,在家乡威宁不断尝试红菜苔钟实验,作为第一个在威宁发展红菜苔种植的人,付出了很多努力,自古世事多坎坷,从来创业多艰难。创业初期,赵庆升按照种红菜苔的季节种,出生农村的他本以为会“手到擒来”,没想到一年后就“败走麦城”。因为红菜苔受不了乌蒙高原的高寒气候,“他原来理解的传统农业,就是靠天吃饭,种下去就可以,但其实每一个行业背后的学问、知识非常多。”情怀不能当饭吃,真金白银砸了下去,一年多的时间只见投入却不见效益。是“信念”支撑着赵庆升挺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他相信中华文明以农而立其根基,因农而成其久远,只要苛精求志,定能有辉煌发展。

就这样,通过几年摸索,试种了10余种红菜苔品种,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威宁种植的品种-——二月红,并找准了最适合种植的时间:7、8月种植、9、10月上市。

在种植的过程中,赵庆升又有了新的想法:种植采收只有4个多月的时间,能否延长种植采收时间?

根据红菜苔喜凉的习性,赵庆升又试验将红菜苔种植时间提前到4月底,将种植土块选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梁上。

“没想到,还成功了。”赵庆升说,可以从4月份开始,一月一种,海拔从2600米渐次降低,直到10月份采收结束,可以持续半年时间。

通过努力,近两年威宁县红菜苔产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红菜苔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最近几年价格最低时3000每吨,价格最高时20000每吨,亩产值可达10000·元左右,2024年产值3亿元左右。威宁出产的红菜苔尤其8-10月特别具有优势,8-10月全国只有青海、四川阿坝出产红菜苔,但这两个地方的红菜苔品质和产量无法跟威宁竞争,全国红菜苔主产区湖北、湖南、四川要10月底才开始上市。主要销售市场成都、宜宾、重庆、广州、深圳、长沙、上海、北京、遵义、贵阳等市场。为公司和当地农民带来收入增长,为当地创造了经济价值。

在政府各级部门关心帮助下,赵庆升的红菜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基地逐渐扩大到威宁县小海镇三河村、小海镇小张关村、哈喇河镇牛街村等,经营蔬菜基地1260亩,发展订单农业3000余亩,带动农户600余户。赵庆升望着山,看着水,把过去满腔的乡愁播撒在这片热土上,更加坚定决心要为家乡多做实事。

上天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赵庆升的坚持和实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崇尚实干的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多年的努力耕耘,对品质的坚持与投入,在产品上不断创新与锤炼,让掌上达农业斩获众多殊荣,如贵州省示范性健康菜园、贵州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黔菜”品牌生产基地、毕节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优秀种植企业等荣誉称号。这些都足以说明赵庆升以优良的产品品质打造了独特的竞争力,赢得了权威部门的认可,也深受各个阶层消费群体的青睐。

黔货出山 助力“乡村振兴”

黔货出山 “借船”入江。2018年4月毕节市商务局,为谋划更多贵州农副产品走进重庆市场,打好脱贫攻坚战,特在重庆组织成立了毕节绿色农产品重庆营销联盟,由赵庆升担任主席,自成立以来,赵庆升便带领联盟和公司积极探索一条黔货出山,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子,同时构建黔货供应和销售产业链,把贵州农业资源和其他产品资源整合起来,开发重庆市场,发展销售渠道。赵庆升根据实际探索得出黔货出山的关键在于创新产销对接机制,构建稳定长期销售渠道。

百花齐放春满园,共同富裕意缱绻。赵庆升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2024年4月份,赵庆升联合部分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和种植群众,成立了威宁县红菜苔产业发展协会,作为全国第一个红菜苔协会,协会重要的目的是建立平台、指定标准、扩大威宁县红菜苔在全国的影响力,把威宁县的红菜苔卖到全国更多的市场,一切以家乡父老为中心 锚定“主产地”目标 聚力谱写百姓富、家乡美的新画卷。赵庆升的定位是要把红菜苔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明星蔬菜产品。

通过协会的发展努力,2024年威宁县红菜苔种植面积约40000亩左右,主要种植地域为小海镇、草海镇、海边街道、雄山街道、五里岗街道、兔街镇、黑石头镇、哈喇河镇、雪山镇、羊街镇等乡镇。

近两年来,红菜苔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与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种植红菜苔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其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使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威宁县红菜苔2024年产值大约3亿元左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种植、采摘到销售环节,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随着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能改善居住条件,丰富饮食。此外,红菜苔产业还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红菜苔属于劳动密集型蔬菜,2亩左右可带动1个劳动力就业,红菜苔产业发展为当地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红菜苔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所需的劳动力,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实现了居家就业两不误,同时有分红和务工工资等收入。红菜苔产业预计带动8000户农户,带动1.3万人增收,通过农业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把红菜苔打造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明星蔬菜产品

产业兴盛靠实干,诚信经营助振兴。赵庆升表示,做实业特别是做农业,要想产业兴旺必须要靠实干,土地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容不得半点掺假和水分。

威宁县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长达1812小时,且拥有丰富多样的环境资源,为蔬菜的栽培、发育、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通过不断摸索,红菜苔种植,可以从4月份开始,一月一种,海拔从2600米渐次降低,直到10月份采收结束,可以持续半年时间。而红菜苔主产地大多都是11月、12月上市,刚好与威宁红菜苔错峰上市,卖出了好价钱。只要家乡父老踏实肯干,家乡这片沃土就不会辜负我们。

蔬菜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近年来,掌上达农业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张万萍教授,威宁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祖贵东老师等人的指导下,在红菜苔种植过程中运用了新的技术或方法,如引进灌溉设备、采用科学轮作种植相关技术、防止大根病及其他病虫害技术,目前,公司正在做全国红菜苔品种引种实验,探索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引进,展示技术创新对提高产量、质量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红菜苔事业更好、更规范贡献着“掌上达”力量。

(毕节市红菜苔产业全国招商推介会现场)

“黔货出山”路渐宽。为了让红菜苔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9月由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毕节市商务局、贵州大学农学院、威宁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小海镇人民政府指导,毕节市绿色农产品重庆营销联盟、威宁县红菜苔产业发展协会主办,掌上达农业协办的“毕节市红菜苔产业全国招商推介会”在威宁胜利召开,省、市、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贵州大学农学院部分专家教授、毕节市红菜苔蔬菜种植企业代表,全国各地红菜苔流通企业和商户代表参加了会议。

毕节市绿色农产品重庆营销联盟主席、威宁县红菜苔产业发展协会会长赵庆升表示,活动旨在让威宁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产业条件发展红菜苔产业,向潜在的投资者、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展示红菜苔的独特优势、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促进红菜苔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扩大毕节市红菜苔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推进红菜苔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振兴乡村正当时,深耕农业趁华年。对于振兴乡村,赵庆升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规划。他说,当初回乡创业,就是要把这毕生的青春与年华奉献耕耘在家乡,如今,赵庆升在威宁县建立了完整的红菜苔种植示范基地,同时严格遵守红菜苔的生态环境要求,进行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红菜苔准化种植流程,进行统购统销,为所有红菜苔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随着掌上达农业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大山深处的红菜苔成了百姓餐桌上的美味,舌尖上的酣畅淋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可以粗鄙亦可以伟大,古往今来,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应该有一颗爱国心,尤其是在利欲熏心的社会景象下,更需要心怀家国天下,努力做一个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的人。赵庆升除了坚守着三农事业外,扶危济困、助老助学,他的慈善爱心之路,已伴随着他走过了多年。

赵庆升是威宁这片创业热土上“土生土长”的企业家,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他的成长与奋斗,他也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使红菜苔产业的经济命脉深深扎根在威宁的土壤中。如今的赵庆升可谓是步履不停,笃行不怠,但他感觉到压在身上担子更重了。如何用好用足“威宁红菜苔”这块牌子,引领广大红菜苔种植户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做大做强威宁红菜苔品牌,成为他接下来努力和前行的方向。赵庆升心中有责,步履坚定,我们也期待威宁红菜苔“遍布威宁大地,走好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