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现代化进行式 > 正文

砂子塘魅力小学:创新校本教研,点亮师生成长之光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砂子塘魅力小学自2016年建校以来,面临着青年教师基数大、骨干教师缺乏等挑战,教师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为突破困境,学校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师成长之路,实现了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困境突围,创新教研模式破难题。建校初期,砂子塘魅力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均衡,30岁以下教师占比过半 。青年教师虽充满活力,但研究意识和能力薄弱,教学理念亟待更新,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积极探索教师培养模式,从1.0版师徒结对,到2.0版三梯队互帮互助,再到3.0版“1+3+N”教师培养机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教师梯队培养体系。然而,随着教研的深入,新的问题出现了: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教研效果不佳;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每年新进教师达30人以上。为激发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2023年,学校大胆创新,推出“研展辩改”校本教研新范式。该范式聚焦教学困惑,融合“抽课约课+议课改课”机制,以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等主题为切入点,全学科推进教研活动,力求让每位教师都深度参与其中。

研展辩改,四轮驱动促成长。“研展辩改”校本教研新范式分为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研闭环。“研”为基础,教师们深入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学科组集体备课,梳理合作内容,创造合作空间,设计教学流程,科学指导小组分工,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展”是关键,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和课堂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关注合作任务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指导的及时性,观课教师则依据量表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辩”是核心,教师们围绕展示课例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分组辨析,从合作指导、合作效率、合作评价等方面进行诊断,找出问题并共同研讨解决方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改”是升华,教研组根据研讨结果优化课例。采用抽签方式,让一位老师进行“改课”示范,再对改进后的课例进行评估和反思。最终,各学会组将教研过程梳理成课例研究报告,形成教研经验。目前,学校已产出50份报告,积累了丰富教研经验。学校还将“研展辩改”与每周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形成有序的教研节奏,保障教研活动高效开展。

图为“研展辨改”常态化教研中的“展”环节,随机抽选教师进行现场改课。

成效显著,师生共进展新颜。“研展辩改”实施后成效显著,教师实现从个别发展到群体成长的跨越。如今,该模式已成为校本教研常态,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明晰“好课”内涵,推动教研方式升级。众多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取得突破,26位教师加入省、市、区名师工作室,雨花区数学名师工作室落户学校,还成立6个校级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在赛课和论文评比中成绩优异,153人次在区级以上赛课获奖,400余篇论文获奖。学校也在改革中收获成果,成为“教育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中央电化教育馆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校”,两项课改项目连续两年在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立项。

图为各学科青年教师在省市区级课堂教学中斩获佳绩

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带动课堂教学变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发展。教师在教研中融入新理念,关注学生参与互动,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魅力学子全面发展,2023年区级及以上竞赛获奖达648人次,2024年学校“星辰合唱团”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在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中大放异彩。

图为2024年学校“星辰合唱团”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在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中大放异彩。

学校“研展辩改”教研模式不仅助力本校发展,还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引领作用。2023年,在魅力集团全面推广,同年12月面向雨花区开放教研活动,多学科展示该模式,引发强烈反响。此后,长沙县泉塘三小、株洲市石峰区九峰小学等多所学校前来观摩学习并引入该模式,推动区域教育共同进步。《智慧平台为基,融合研修“四式”实践,助力“三阶”教师持续发展》案例获邀参加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活动现场交流。

图为学校教师研修案例参加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教师活动现场交流。

展望未来,持续探索向远方。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校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如何平衡团队合作与个体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是关键问题。学校教研需兼顾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也要关注教师个性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深化校本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迫在眉睫。虽然积累了大量课例研究报告,但成果与日常教学结合不够紧密,未充分发挥指导价值。针对这些问题,学校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其一,聚焦问题研究,以教育数智化为契机,落实差异化教研。以教学实际问题和教师需求为导向,细化教研主题,升级“1+3+N”教师培养机制4.0版本,分层分类开展教研培训。其二,聚焦过程研究,促进成果与实践深度融合。建立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和策略,同时搭建反馈机制,根据教师应用情况优化成果。其三,聚焦品牌特色,深化成果推广。借助集团校、联盟校和结对学校的力量,开展大教研活动,打造校本教研品牌,为区域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砂子塘魅力小学的“研展辩改”校本教研实践,为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和区域教育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创新,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供稿人:砂子塘魅力小学  丁君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