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蕴活力。春的大门甫一打开,资阳再次吹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号角。
3月10日,资阳市对外开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这场大会传递出咬定青山不放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持续释放资阳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为激发经济活力、提振发展信心提供了强大动力。
资阳市对外开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浪潮中,资阳正凭借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全力锻造发展“硬实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硬支撑”。如今的资阳,营商环境优化成果显著,已然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门之选。
“一站式”审批
按下企业落地“快进键”
3月5日,走进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博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片繁忙景象。
谁能想到,这家专注于口腔医疗方面智能电子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从决定入驻资阳到正式投产,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以前在其他地方办企业,项目落地审批环节繁琐,耗时又耗力。但在资阳,完全不一样。”该企业负责人李明回忆道。
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 /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这背后,是资阳推行的“一站式”审批服务改革。资阳整合多个部门的审批职能,设立企业服务专区,企业可一次性提交所有审批材料,各部门并联审批。据了解,以往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需在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以上。如今,通过“一站式”服务,大部分审批事项15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大幅缩短企业筹备周期,让企业能快速投入生产运营。博恩科技提交审批材料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并联审批流程,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同步审核,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原本繁琐的审批流程变得高效顺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政策“及时雨”
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政策的精准扶持,是资阳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利器”。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资阳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在资阳临空经济区,四川瑞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
凭借其创新技术成果,成功获得政府专项研发资金支持。“政府这笔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加速技术创新步伐。”企业研发负责人张华说道。
除资金支持外,资阳还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人才补贴等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入驻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税收减免;对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四川华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资阳后,享受到3年的税收减免政策,极大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公司引进的3名高层次生物医药人才,获得政府提供的住房补贴和子女入学便利,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投入科研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贴心服务
构建亲清政商“生态圈”
良好的政商关系,是资阳营商环境的亮丽名片。资阳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定期举办政企座谈会,让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面对面交流,及时反映并解决难题。在一次座谈会上,资阳本土食品企业蜀味源食品提出原材料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会后,政府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与多家物流企业协调合作,帮助企业优化物流运输方案,物流成本降低近20%。蜀味源食品负责人感慨:“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太实在了,真正把企业的困难放在心上。”
此外,资阳设立企业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处理企业诉求,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下沉到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四川宏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遇到土地使用和设备采购资金难题。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协助企业办理土地手续,并帮助协调银行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在资阳,产业配套服务也在不断完善。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为满足当地汽车制造企业需求,资阳积极引进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打造完整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四川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资阳发展过程中,得益于当地完善的产业配套。其所需的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可在本地采购,不仅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还实现零部件快速供应,提高生产效率。
四川易行时代智能电动车生产车间 /肖正君 摄
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零部件企业与飞驰汽车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同时,资阳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硬件保障。便捷的交通网络,让企业货物运输更加高效;稳定的水电供应和高速通信网络,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位于资阳经济开发区的多家电子企业表示,稳定的水电供应保障生产线正常运转,高速通信网络让企业能及时与国内外客户沟通,开展线上业务。
资阳星河动力民营商用火箭组装车间 /资阳星河动力 供图
“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让资阳的发展“硬实力”显著提升。近年来,资阳新引进一大批优质项目,涵盖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为资阳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今的资阳,正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未来,资阳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软环境”锻造更强“硬实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肖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