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 > 视讯 > 正文

“隆安杯”第十二届中国高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在西南医科大学落幕

3月7-9日,由西南医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组织、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西南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四川亨正律师事务所协作举办的“隆安杯”第十二届中国高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在“中国酒城”泸州的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举行。这场汇聚全国法学精英的盛会,不仅是一场法律智慧的较量,更成为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推动国际法实践的重要平台。最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代表队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出色的辩论技巧和稳定的发挥,力压群雄,斩获本届比赛的冠军。武汉大学代表队和宁波大学代表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此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武汉大学、宁波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了前往荷兰海牙参加国际赛的宝贵资格,他们将代表中国法学界,与全球顶尖法学生同场竞技,展现中国法学教育的卓越成果。


中国高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是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实体和程序规则进行的英文模拟法庭竞赛,也是国际法领域著名的全球性模拟法庭竞赛之一,获得前5名的中国高校将获得前往荷兰海牙参加国际赛的资格。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的60支高校代表队参赛,30余名中外法学专家担任法官评委,通过严格的匿名评审,书状成绩前27名的赛队顺利进入庭赛环节。

经过复赛、半决赛、决赛等多轮角逐,各赛队围绕双重国籍下属人管辖权的适用范围、“性别隔离”是否构成其他不人道行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归责问题、民营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国际刑法责任、证据证明标准以及妨碍司法罪等一系列前沿且复杂的法律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他们在法庭上的精彩表现,不仅是对国际刑法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运用,更是一次对法律思维和辩论技巧的完美演绎。每一场庭辩都充满了悬念与惊喜,充分展现了选手们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比赛过程中,选手们通过研究案例、撰写法律文书、模拟庭审等环节,锻炼了自己的法律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与来自不同背景的队友和对手沟通交流。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他们在未来的国际法治舞台上更加从容自信。

3月9日下午,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涛出席闭幕式并致辞,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朱利江作为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组委会代表致辞,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长青律师作为协办单位代表致辞。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部主管Marwa Shabbar作为法官代表发言,宁波大学陈海波、西南政法大学郭金晶分别作为赛队教练和赛队队员代表发言。现场还颁发了法官聘书、组委会赛务秘书聘书、志愿者证书以及最佳书状奖、最佳初赛辩手奖、决赛最佳辩手奖、冠、亚、季军和一、二、三等奖。西南医科大学代表队最终荣获二等奖。

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推动国际刑法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有力引擎,更激发了学生对国际法的浓厚兴趣,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绝佳的实践平台。同时,比赛也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展示了中国法学教育的丰硕成果,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法治秩序贡献了中国力量,其影响力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激励着更多的法学学子投身到国际法治事业中。

据何涛介绍,西南医科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西部第一所开办法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也是全国第一所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高等医学院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法学教育,秉承“融医明法·德业齐修”的理念,始终致力于培养热爱法律事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医事法律人才,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本次竞赛在我校举办,既是对学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更为学校提供了与其他高校紧密携手、深度合作的宝贵契机,期待与业内同仁一道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共同谱写法学教育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蓬勃发展的新篇章。(文、图/罗恒  范生根)